手機看書的方式剛興起的時候,我是有點不屑于這種讀書方式的。手機就是個工具或者說玩具嘛,屏幕那么小,一屏也沒多少字,看一會兒就劃拉一下。和手里捧著書,聞著似有似無的油墨香,看完一頁翻過去一頁的感覺真不能比。
所以,在很多人都開始用手機看書的時候,我還固執地看著我的紙質書。我辦了海淀圖書館的借書卡,隔一段時間就去借書還書,每次在群書環繞之間徘徊找書的時候,心里有種特別的滿足感。
但是慢慢地也感覺出紙質書不方便的地方。比如說外出一定要記得帶上書,不然就會沒的看。比如書包里多放一本書確實會沉一些。比如說坐地鐵有座位的時候能看書,沒座位的時候看書就很不方便了,這時候就非常羨慕站在旁邊的人可以一只手拉著扶手,一只手拿著手機看小說。還比如說,想看的書圖書館里借不到,買又覺得沒必要,問朋友借呢,朋友說:“網上下載啊,基本上想看的書都能搜到?!?br>
就這么慢慢的,我動心了,終于下載了看書的軟件,再發現這些閱讀軟件都可以選頁面皮膚,我就選了一個像老舊發黃的紙張一樣的顏色,這樣比較接近紙書的感覺。
現在用手機看書看多了,越來越覺得方便。找書方便,想看什么書上網一搜就行了??磿卜奖悖驗槭謾C幾乎是不離身的,所以可以利用一切碎片時間看書,排隊、等車、甚至開無聊的會議的時候,也可以偷偷拿出手機來看書。
再后來,又有了聽書軟件。朋友說她一邊做家務一邊聽書,還有的朋友每天跑步鍛煉的時候聽書,我還見過出租車司機一邊拉客人一邊聽書——我特意和司機搭訕:“你這用的是聽書軟件嗎?”司機師傅很自豪地回答我:“是啊,這都是我女兒專門給我下載的,我不會弄,都是女兒給我弄好了,我直接聽就行了?!?/p>
我還在觀望的時候,有朋友分享聽書的鏈接,正好是我感興趣的內容,于是就下載來聽聽試試。這一聽就斷不了了,聽完了一部作品還想再聽。以前我上下班走路的時間都是一路走一路海闊天空地胡思亂想,現在走路的時間都被我用來聽書了,充實了不少。
看紙質書,用手機看書,聽書,我用這三種方式來看不同類型的書。藝術性比較強的書,或是理論性比較強的書,我還是偏向于看紙質書,感覺這樣才能真正看進去,這大概是大腦幾十年的習慣使然,改不了了;流行小說、網絡小說我一般用手機看,這些小說輕松好讀,是消耗時間的好方式;知識科普類文章、某些大師的公開課、散文、藝術評論等等,我用聽書,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時間增長見識。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發展,學習或閱讀的方式也有了新發展?,F在想想我當初的不屑和觀望,真有點好笑。一種事物出現并被大眾接受,肯定有它的優勢。我應該開放地接納新鮮事物,并根據它的特點為我所用。
忍不住展望一下,未來還會有什么新的看(讀)書方式出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