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歡游山玩水了。趁著J開車回宜昌長陽縣,我當然不能錯過此等好機會。出了擁堵的武漢市區,道路頓時通暢起來。望著窗外生機勃勃的農田,安靜咀嚼青草的牛羊,村落里排列整齊的此起彼伏站起來的洋房,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頓時心情大好。
每到轉彎處,J總會連按幾聲喇叭,確保前方無車才繼續前進。可有的人就是不遵守規則。轉過去才發現有車。通常是對方司機嚇懵了,不知如何行駛。還好車速都不是很慢,所以相安無事。天氣不是很好,雨一陣陣的,山里霧氣很大。坐在車里很驚險刺激,又很興奮愉悅。大片大片的玉米地,玉米稈很粗壯,結出的玉米也碩大飽滿,但在山里賣不到錢,就用來喂豬。茶樹呼吸著山里清新的空氣,潔凈的水,長出來的茶葉也韻味無窮。
小車穿行在蜿蜒起伏的盤山公路上,克莉絲朵夫里維靜靜地望著窗外……不是路到了盡頭,而是該轉彎了。很多年后我依然記得這段充滿哲理的高考英語錄音。當我也出現在這種場景中,思考著我的方向時,卻無論如何也想不清楚該轉向何處。我曾問過一些騎行西藏的朋友,有什么感受。有一種回答是這樣的,只為了證明能做成一件事,終點不是最終目的,過程才刻骨銘心,回來后還是繼續生活,但多了一份經歷。也許人生的路口此起彼伏,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轉彎就是轉折。事實上沒那么糟糕,我們偏離軌道,有時只為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深居山中的幾日,J的母親熱情地張羅在灶臺邊,做各種各樣的美食招待我們。玉米粑粑、煮花生、煮玉米、烤紅薯......我最愛的還是香噴噴、焦黃可口的炕土豆。山里的水格外清涼,空氣特別清新。一天我獨自走一條小路爬上大山深處,一邊拈花惹草,一邊欣賞著美景。山腰稀稀疏疏地建著一些洋房,掩映在蔥郁的樹林中,又探出頭注視著眼前的世界。摩托車爬行在山路上,很快不見,一眨眼又出現了。爬到某處時,突然幾位婦女從另一條小路竄上來,背上都帶著背簍,背簍里裝著娃。領頭的婦女對我友好地笑了笑,算是打招呼,我也以笑容回敬。不遠處,山羊們悠閑地吃著草,一對夫婦在梯田上勤懇地勞作。此情此景,真令我美不勝收。
鄰居小姑娘沒人陪她玩,站在門口東張西望,偶然發現了同樣站在門口的我。只不過渺小的我在仰望云霧繚繞的大山,渺小的她在眼巴巴地仰望我。伸出小手沖我招了招,"來玩呀!"那認真的樣子充滿了不可抗拒的誘惑力,像是心藏許多神秘的事欲一吐為快又無處訴說。我走過去,牽著她的手,"走,咱們去散散步"。她非常高興,一邊用乞求的眼神望了望坐在一旁的媽媽。年輕的媽媽點了點頭,"注意車"。小姑娘拉著我蹦蹦跳跳的。我們開始唱歌,"小燕子,穿花衣","丟手巾,丟手巾"……唱到開心處,她仰起頭,天真無邪地哈哈大笑。聲音回蕩在山谷中。車輛經過,她就害怕地抓緊我。回去時媽媽喚她洗澡,她說"我還想玩"。媽媽看著女兒開心的樣子,默許了,找了個椅子坐下,溫柔地看她玩耍。這樣的場景很美。童年之所以令人難忘,是因為還未經受社會的洗禮,有吃有喝有玩就夠了,不必操心學業工作生存。那時離神最近,離自己也是。
離開大山后,很多事我還是沒想明白。但那好山好水好風光,還有熱情樸素的山里人,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置身山中遠離塵囂,欲望很少,難怪傳說中的神仙修煉都要跑到深山老林里。"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蒼山寂已暮,翠觀黯將沉”,“宿禽囀木散,山澤一蒼然‘’……很多古詩只有在身臨其境時才感受到其精妙,不然理解只會浮于表面。就像很多大道理,別人再苦口婆心地奉勸,我們都不以為意,當真正置身其中并且深受其害后,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可我們還是要去折騰去闖蕩,因為還年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