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責自負。
周六,家庭小聚餐結(jié)束后,打開王計兵的詩集《趕時間的人》,讀到詩半部時,黃昏降臨,從北向臥室挪到朝南客廳大窗下繼續(xù)閱讀到最后一頁的《美好人間》時,正迎來華燈初上。
《趕時間的人》詩集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趕時間的人”,主要寫了詩人的工作;第二部分是“我母親叫包成珍;第三部分的標題為“微小的事物”。
通讀了全書,又在第二遍閱讀時勾出特別打動自己的詩句,再劃分為工作、愛情、親情與祭奠幾部分。一個清晰的勞動者形象在眼前浮現(xiàn)。作者在奔波間隙創(chuàng)作出的4000多首詩歌,代表著詩人勞動者的本色,讀來真實親切,感人肺腑,本文讀后感僅挑選了作者的部分詩作為例,而要感受整本書的氣韻,還希望讀者們能親自閱讀領(lǐng)悟。
《趕時間的人》作者王計兵,出生在江蘇邳州王莊村,19歲后,他踏上了異鄉(xiāng)打工之路,先后去過沈陽、新疆、山東等地,最后定居于江蘇昆山。如今,他已年過半百,他把離開故鄉(xiāng)后的幾十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生活,他把為了生計干過建筑工、撈沙人、翻斗車司機、踩三輪車的攤主、賣魚郎、外賣小哥等工作的經(jīng)歷,當然還包括他短暫的開書店租書片段,開商店做過老板的過往等,一并用詩的形式集結(jié)匯聚。很難過,作者在面對父親與妻子的不理解與潑冷水時選擇藏起詩作,獨飲寂寞孤獨,他堅定信念,創(chuàng)作可以慰籍漂泊不定的生活,詩句更為他稀釋了千辛萬苦。
王計兵樸實羞澀,熱情善良、勇敢細致,我們通過詩了解了他的愛情與婚姻,認識了他的妻子與孩子,讀到了他對父母的思念,更知道當他二老先后逝去后,他一遍遍追憶無法了卻的深情。他根植于土地卻選擇接受時代洪流的召喚,他用自己幾十年的努力成功離開了故鄉(xiāng),定居在城市。他用行動給出了世俗人們所要的期待,可他流落異鄉(xiāng)的身體始終得不到撫慰。
為了見世面,為了美好的生活,以青春下賭未來的王計兵,向往外面精彩的世界,他不愿再做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民,他所選擇的種種道路嘗試都是為了體驗與農(nóng)民完全不同的經(jīng)歷。
我們發(fā)現(xiàn),離開故鄉(xiāng)從此成了王計兵永遠的牽掛。在他的詩里,能清楚地感受到這一點。身在故鄉(xiāng)的父母滿足了他回鄉(xiāng)偶記的情感,每每抽身離開故鄉(xiāng)時,他能確切地感受到在故鄉(xiāng)獲得的元氣能量,故鄉(xiāng)與親情成為他奮斗途中的加油站。為此,他在面對高強度的工作與競爭環(huán)境中,從來沒有流露過抱怨,他直面選擇,就像詩里流露著的句子“不斷地淬火”。面對父母雙親病痛的無奈與逝去,他悲從心起,無法撫平那“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遺憾。
《趕時間的人》這首詩讓王計兵火了。火的最好解釋是,讓我們普羅大眾看到,生活雖然艱辛,但依然有人在堅守信念。這首詩犀利直白地道出所有外賣小哥的生存現(xiàn)狀,但他的詩里不僅沒有絲毫抱怨,反而有種“沖啊,向前!”的勇猛勁。
初看《趕時間的人》一詩,因“風、火、水”等詞的出現(xiàn),令我聯(lián)想到消防員。隨著“火急火燎”“馬不停蹄”等詞跳出,我判斷出了詩人的外賣小哥身份。外賣小哥,客戶的好評與差評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收入,天天穿行在車流人群與巷道民居間,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把外賣送到客戶手中便是他們的工作。他們的行裝標配是“辛勤小黃蜂”的代名詞。他們橫空出世,恰到好處地服務(wù)了一個龐大的群體。在以吃為名的國度,這種服務(wù)正與時俱進,“超光速的送達”是供需雙方的共同心愿,以“顧客為上帝”的服務(wù)理念+提供時間產(chǎn)品質(zhì)量的體系背后,外賣小哥們承擔了更多。
我在《裝蘋果》一詩中發(fā)現(xiàn)到詩人的美麗心靈,這相比我曾經(jīng)購買整箱蘋果的糟糕經(jīng)歷簡直就是一場心情的救贖,我被他的樸實無華與巧設(shè)驚喜的善良之舉一下?lián)糁小?/p>
“把大一些的
光艷一些的蘋果
裝在箱子的底部
我希望買走蘋果的人
逐漸露出喜悅的表情
希望一個陌生人
快樂的伏筆
和我有關(guān)。”
《那個人》與《夢》提到了詩人的尷尬,面對久未見面的孩子,他成了孩子眼里的陌生者與母親口中的“那個人”,這反映的是社會變革時期出現(xiàn)的新問題,是改革開放后農(nóng)民工涌向城市的真實寫照,老與小在故鄉(xiāng)留守,青壯年背井離鄉(xiāng),“農(nóng)民工”一詞是時代吟唱的符音,它代表著機會,抓住了,便是福音。
“一年未見
兒子還是我的兒子
媳婦還是我的媳婦
只有我
從爸爸變成了農(nóng)民工
從農(nóng)民工變成了那個人”
《稱重》用了最直白的揭露,是詩人對現(xiàn)象的描述,辛辣中不無諷刺,令人羞愧難當,不忍直視。最好的生意是實誠,可是,誰又能阻擋急于求成的人們。廢品回收店、藥店、美體店的秤變成了道具,也成就了詩句里最重的諷刺;《玫瑰花和蘿卜》探討鄉(xiāng)下的花朵蔬菜一躍而成為城市里的昂貴商品時產(chǎn)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一個瞬間讓夫妻倆質(zhì)疑城鄉(xiāng)差別,但很快,他們便會遺忘這一切,因為,城市的發(fā)展速度與配套服務(wù)更便捷,孩子也更易獲得高質(zhì)量的教育資源,為了后代,為了增長見識,他們不悔在城市的努力與艱辛。
《逗號》與《過癮》是面對意外來臨時的淡然與苦中作樂。一切發(fā)生必有道理,手機屏幕被摔后留下的黑點成為了逗號,它無意增添,卻成為手機文字里的符號,成為詩人文字娛樂的暢想,暫停,是逗號的本意,卻為勞碌的人帶來意外之趣與哲思。《過癮》的趣味讓詩者變成了頑童,用糖水在地上寫的感嘆號與疑問號,不久,便形成了很多螞蟻組成的活符號。
“一個下午
我不斷地組合著
……
讓它們?yōu)榱艘稽c甜
聽命于我
反復模擬我忙碌的青春”
在異鄉(xiāng)打工的生涯里,王計兵寫了《斜坡》,把丟棄的飲料瓶放在方便拾荒人看到的地方,而不是在斜坡處,因為他聯(lián)想到半身不遂母親,就曾在斜坡摔倒并加重了病情。這種重視生活體驗并理解他人的品質(zhì),讓王計兵成為了一個令人尊敬的人,這種善良根植于心,心系別人,帶著人格的高貴。
《記憶》里寫殺魚的時間越來越短,是為了在殺生中求救贖;《遲疑》是從觀察麻雀吃食時的警惕動作,聯(lián)想到生靈不易,由此產(chǎn)生慈悲心,最終徹底放棄逮捕麻雀;《美好人間》很靈動地表現(xiàn)了詩者熱愛動物的一面,人與動物巧遇時的退避三舍,為了謙讓,大家各走各道,萬物和諧美好共生的表現(xiàn)如此簡單。
《減速》《三八節(jié),給母親打電話》《幸虧》《遺囑》都在刻意表現(xiàn)詩人與母親之間的情感交流與光陰陪伴;而《最后的時光》《椅子》《擦不得》《四十八歲的孩子》描寫詩人眼里的父親,簡單的生活片段里流露出父愛如山的故事。
到了《回家》《遠行》與《寫詩》的內(nèi)容,詩人筆力大轉(zhuǎn),父母已不在,祭奠父母,回憶與他們生時相處的情節(jié)成了美好的回憶,打電話問候父母的不同反應(yīng)令人感受到,天下的父母都一樣,一個是絮絮叨叨的表達牽掛,一個是抵達心意的直白告誡,快慢表達著父母的不同性格。追憶流年里的父母,他們的音容相貌還活在孩子們的心間,但他們的身體已被埋在大地之下,埋在曾經(jīng)耕種的故鄉(xiāng)土地上,陰陽相隔的世界,永遠回不去的過去。
《小別離》是詩人站在第三者的眼光,細細觀察自己的妻子與岳母在一起的情景,妻子在母親身邊回歸小女兒態(tài)的可愛模樣感動了作者,也打動了我這位讀者。《我笨拙地愛著這個世界》里寫出了作者的慚愧,也許世界上的很多人,最容易辜負的,是那個距離自己最近的人。由此提醒大家,真正的愛人,是值得真愛的人,她愛自己,自己也愛她,無論貧窮富有,她愿意守著你,與你同甘共苦。這就是尋到了寶貝,遇到了,請善待她,請把她當作珍品去愛與守護。婚姻的意義,這就是正解。
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涯,受盡苦頭的生活磨礪,來自異地的外鄉(xiāng)人,在《故鄉(xiāng)的尺寸》里,詩人流露著對故鄉(xiāng)抹不去的記憶與思念,也在感同身受《慈悲》的力量加持中,疊加著一層層對生命的思考厚度。他把娘親升華為家國情懷的《朗誦》中,醞釀表達著對祖國深厚的熱愛,感恩母親,祝福祖國。我是中國人,我驕傲,我自豪。
讀完王計兵詩集《趕時間的人》,留給我的整體印象是,詩人身上擁有踏實堅定的品行,具有勇于進取可排除一切困難的大無畏精神。從小的一面來說,他又是普通一族,是從鄉(xiāng)村走出來的勵志一族。但他與所有成年人一樣,是一個需要養(yǎng)家的人,一個承擔為父責任的人,與需要為父母盡孝的兒子。
他最獨特的一點,是源于他是一個詩人。他面對挫折不放棄文學夢的信念,為他建立起自己的精神花園。他內(nèi)心所流淌出的每一首詩,不僅舒緩了自己的身心,也把根植于土地獲得的質(zhì)樸力量,化作了一股堅定的信念,承受一切卻毫無怨言的前進力,他在這種力量的積累下,成就了自己并將繼續(xù)前行。這種信念與踏實,對于當下浮躁與急于求成的人們,是如此的稀缺。
最后愿《趕時間的人》這本詩集成為“故鄉(xiāng)承載不了夢想,異鄉(xiāng)滿足不了親情”一族在異鄉(xiāng)身心疲憊,動搖信念時的一抹光。同時祝福每一個內(nèi)心有夢的人通過努力早日實現(xiàn)各自的夢想。
感謝“腦動讀書”平臺好書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