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以前,她們是再用身體換錢。
三十歲以后,我卻不知道用什么換他們的身體。
未來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生命中沒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結果。而她,卻不會和任何人開玩笑。
記不起多久都沒有靜下心來考慮一下父母。
拋下所有的應酬忙碌,握在手心里的寶,何時被手機取代?
溫庭筠說:玲瓏色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這是一首情詩,突然覺得寫親情也蠻合適的,簡單樸素,通俗易懂。
感情似乎就那么打來開了一個缺口,他們給我愛,給我關懷,給我數不勝數的支持。
而我,能給予他們的,除了偶伴,還有什么?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付出和責任。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边@是思念與擔憂。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边@是關懷及疼愛。
數不勝數的,父母對子女的詩句。
而此刻,我能想到子女寫父母的,卻只有那句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生活不止茍且,還有迷失的自己。自問,自己迷失了嗎?答案,是一定的。
望子成龍心卑怯,兒女伴旁安樂心。
這就是為人父母,付出不求回報,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手上的繭,霜鬢的發,彎了的腰,一幅簡單的素描被毫無痕跡的刻印在腦海。擔心,悔恨,急躁,心情剎那變得糟糕透頂。
想想,此時的自己,除了陪伴,還能給他們什么呢?
對于親情,我想每個人都會用心來對待,卻又不得不隨時預防和準備著解決各種突如其來的事態和變故。
當一切想法與結果不同時,該怎么抵擋這突如其來的結果。
上一次陪父母聊天,感覺很遙遠,上一次和父親紅臉卻又似乎很近。
2020年,九零后就邁上三十的坎兒,如果按照八十歲來看,還能活五十年。
而父母的倒計時,五十年里減二十。
正好是我們丫丫學語到三十而立的時長。
往前數十年,我不知道務農出身的有多少人,可我知道,現在還以務農為生的。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他們一直以地而生。
今年的天貌似比往年熱的厲害,也才五月中旬剛過。太陽就已經造就了一個烤爐,算起來六七八應該屬于最熱的日子了吧!
乘車經過一片麥田,才幡然醒悟,又到了豐收的季節。
你,又打算何時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