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開微博,就看到一個#32名高考移民考生取消報名資格#的話題上了熱搜,認真的看了一下內容,發現講的是考生弄虛作假獲取廣東省報考資格的事情。
關于高考,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所謂的“高考移民”相信大家也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對高考分數和高校錄取有影響的無非是教育資源和當地的錄取分數線還有招生名額,“高考移民”基本上都是教育水平差地區的學生通過移民的手段到教育水平高的地區就學,到分數線低、易被錄取的地區進行考試。
為了能讓孩子上個好一點的大學,學生家長高價異地購房、費盡千辛萬苦辦理直轄市或是少數偏遠地區的戶口,為了自己的孩子上個好大學無可厚非,但是他們孩子上學背后,無聲的是當地的一名孩子被搶占名額的嘆息。
高考是窮人家的孩子最公平的上升途徑,但是高考本身從來也是不公平的,自古以來這樣的矛盾就一直存在,我上學時候也有這樣的同學,相信以后也還是不能避免的會繼續存在下去。
這也是我們今天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因為我的家在直轄市,記得剛上高一的時候,班里就有十幾個外省的同學,幾乎都是買了我們本地的100萬以上的商品房加入了藍印戶口,當時老師就意味深長的說過:“我們大家每個人的起點都不一樣,不過這些不重要,更重要的還是我們向前奔跑的過程。”
當時我根本沒弄懂這句話具體是什么意思,就一頭扎進了書本里,直到昨天看到這樣一條新聞,我才驚覺有些鴻溝是真的無法逾越的:
北京一小學家長,因為孩子科技課題作業(選題是直升機原理),將直升機開到學校。
直升機停在小學的操場上
這件事情很多網友都覺得這位學生家長是在炫富、炒作,但是我更覺得,對于孩子的教育能夠給予盡可能的支持,這位家長做的沒有錯。只是資源的不平衡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真的太大了。
試想一下,從沒接觸過飛機,甚至沒有坐過一次飛機的小孩子當飛行員的幾率有多大?家里有飛機的孩子考一本飛行駕照有多平常?
今天我不想和大家討論高考移民如何惡劣,該付出怎樣的代價,我更想和即將成為教師的你們聊一聊如何改變教師資源不平等的現狀。
2018年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就曾經說過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斷:自己學業上能取得成績,來源于家庭優越的生活環境,父母是外交官,和那些普通城里人的孩子比,自己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不光是成績好,論見識與眼界也比其他人更強。
熊軒昂接受記者采訪
兩百多所中學直播名校課程
88人考上清華北大
幾年前,248所中國內地貧困中學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課堂上直播成都七中的課程,全天候跟隨著90%考上清華北大,剩下的去讀哈佛、伯克利的成都七中的老師和學生一起上課、做作業、考試。
2018年高考過后,這248所以前上一本學生只有個位數的學校,本科升學率實現了幾倍、幾十倍的增長,甚至有88人考上了清華北大。
網課直接打破了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狀,或許有人會說,那網課這么好,所有學生只要都在家學網課不就好了嗎?其實不是這樣的。
網課的實現和線下老師密不可分。成都七中的學生和教師都是大城市的,和貧困地區學校有著天然的差異,除了特別聰明的孩子,大部分網課班的孩子表現的就是跟不上,因為課程全程無互動,很多孩子在課堂上昏昏欲睡。
第一次月考,成都七中的孩子們“沒考好”,數學平均只考了103分,而網課班的同學們平均考了30分。
上課時,七中的孩子們用自己游覽了美洲、歐洲、日本韓國的經歷去分析文科試題,網課班的同學們只能慨嘆:“貧窮限制了想象力。”
土耳其的熱氣球
面對這種情況,網課班的老師們做出了自己幾乎能做的所有動作:提醒孩子們集中注意力,遇上學生不懂的地方暫停網課進行講解,下課拖堂集中講解,七中同學們上自習的時間,網課班全部排班上課,與七中的老師看齊,當天的作業當天連夜批改完畢,第二天進行講解。為此,有的老師連著上了20節晚自習的課。
可是這些也只能是高考必考的文化課程,每當七中的孩子們去學美術、音樂、體育課時,網課班的學生們不是在預習下節課的內容,就是在惡補上節課上的疏漏。
事實證明,貧困地區的孩子成績差更多的是因為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其實他們在資質上并不輸給任何人。
這些網課班的學生們在高中三年時間里基本每天只睡4、5個小時,班主任的一項工作就是把晚睡的學生抓回宿舍好好休息。
3年的時間過去了,30多分的同學逐漸變成5、60分,高一勉強及格,高二110分,120分,到了高考甚至有人考出了140分,滿分150分。
老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且深遠的。
七中任課老師有時特意將遠端優秀的作業拿到本班展示,直播給上萬名學生看。一位老師記得,她曾在班上直播了云南山區一位女生的作業。后來聽說,那個班所有學生當場激動到哭,接下來一個月全在拼命學。
七中的老師們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人去九寨溝旅游,找了個兼職的年輕導游。對方見面一愣,高興得滿臉通紅,驚呼“老師”,無論如何不肯收錢,合張影就行。后來問清了,這是每天看自己直播的學生。
做老師做到這個份上,真的可以說人生無憾了吧,難怪有網友評論這件事的時候說:“如果我的一生中也參與過這樣的事業,可能也就有意義了吧。”
嚴查高考移民,遠不如改變教育資源不平等的現狀,而如何改變這個現狀,更多的可能是在即將成為教師的各位身上,希望諸君協同努力,給孩子們鑄就一條向上攀爬的公平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