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我,為何還是到不了詩和遠方

我是一名90后,已經是一個兩歲半寶寶的媽媽。

讀的3年專科,當了一名幼兒教師,也算是事業單位。當然,工作是爸媽給幫忙找的。

23歲就結婚生娃。

現如今,在婆媳大戰,育兒大戰,每天憂愁于孩子各種瑣事的生活中徹底解脫了出來。

你要是問我:為什么徹底解脫了出來?當然不是離家出走或是離婚之類的狗血劇情。

答案是:閱讀。

要說起閱讀,恐怕每個人都有過經歷,不管主動被動,總歸讀過。但是它對我的生活起作用,也就是近2個月的事兒。

今天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呢?因為今天,我居然只用了1天的時間,讀了1本書。也許這件事很多人都早就做過,但是對于我來說,卻是第1次。

圖片發自簡書App


若覺得我的這第一次對你有所啟發,請在下面喜歡或者打賞,在此感謝。

一、關于知識體系

回想這2個月,看了不少文章,專欄,還有一些書。其中很多重疊的部分都有知識體系的概念或者字眼。一開始我困惑:什么是知識體系?我又如何建立?能通過什么途徑?

那么,現在我已經有的知識是哪些?分別是屬于哪一類型的知識?

問自己這些問題以后,只剩下一臉懵逼。

今天看的這本書給了我非常草根的答案。(《顛覆平庸》 彭小六)

1、選擇你想要了解或想要學習的領域

2、在此領域選擇一本書

3、根據這本書掌握這領域基本的框架

4、找更多的書,補充這個框架

5、在實踐中不斷選擇框架中對自己而言可行且有效的部分

6、繼續實踐,不斷補充,對比,更新。

當然,這個問題不是看一本書,聽我的只言片語就能擁有的東西。相信各位看官也看出來了:這個你只能自己去做,看別人或者聽別人,是沒用的,做過才知道。

二、關于個人品牌

我又不創業,只是做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又或者還是一名在校學生。個人品牌這個詞,和你我沾邊兒嗎?

答案是,還真沾邊兒!

其實不管你經營或者不經營,學習個人品牌或者不學習,結果都是一樣的。做的每一件事,說的每一句話,都代表了我自己。說的高大上一點,就是個人品牌。個人品牌就像是你給自己、他人給自己貼的標簽,但這張標簽不僅僅是你的人品如何、有什么樣的學歷、為人處世怎樣,更多的是你的能力的綜合表現。

那么,我們要做的首先是提升能力。其實不管你要提升哪一方面的能力,這個能力絕不可能是片面的、局限的,它更多的都講究一種綜合。就好比簡單的說話,每個人都會,但是會說話、說得好、以至于會演講的人,他需要的就不僅僅是說話這個技能,還有更多能力,比如:說話的立場、場景的分析,換位思考,說話的權利流動等等。(推薦《好好說話》這本書,有詳解)

如何提升能力,看你想提升哪一方面?

那么對于個人品牌,我會怎么做?提升閱讀能力——提高學習能力——將學到的分享——刷存在感

當然,這里的存在感可不是每天曬我在干嘛,我吃了什么;而是我能為大家分享什么?我已經學習、踐行了什么,從而吸引更多小伙伴的關注

當然,這些都是后續想要去做的,還沒有真正踐行,因此在這里也不能拍著胸脯說些什么或是傳授經驗。好奇寶寶們歡迎追蹤詢問我踐行之后的成效,我很樂意分享。

三、未完待續

90后的我說年輕,也還年輕;但要說現在才有的覺悟,現在的大學生們比我強比我成熟的也多了去了。但是,我想不管什么年齡,什么階段,立刻啟程,什么時候也不晚。

詩和遠方人人向往,為何還未到達,有可能去的這條路本身就是你曾向往的遠方。多年后站的高度不同,回頭來看,或許又有不同的感觸。你可能會,感謝那個曾努力閱讀,努力學習的自己。

之所以說是未完待續,之所以今天第1次用1天看完1本書,因為參加了彭小六的21天洋蔥閱讀課程,8號開課,想在此之前看完他的書《顛覆平庸》,就是今天所說的這本給了我很“草根”的答案的這本書。

我也不知道21天之后的自己究竟掌握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感想?

未完待續......歡迎關注我、私信我,追蹤我的學習情況,我會在每天的課程之后寫下感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