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部電影是一部關于死亡和衰老的電影,卻更多地表現出了活著的人的人生百態,歡冷暖。明明面朝地獄,卻似乎出自天使之手。
? ? ? 是否人漸漸長了年紀,就會慢慢感覺到這世界和自己格格不入?有許多事,慢慢不再是自己熟悉的那樣,不再是自己認為的那樣,你是選擇拒之千里.堅決抵抗,還是選擇嘗試適應,妥協沉默,甚至是改變自己,“緊跟潮流”?前者通常會被看做是不知變通的老頑固,第二種則是時代的附庸者,只會被時代裹雜著推搡著向前,最后消逝在翻滾浪花的泡沫里;而第三種人,則被稱贊為識時務的“俊杰”,是時代的“弄潮兒”,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人”。這三種選擇,無關對錯,無關輸贏,只有關你所認同與追求的東西,只有關你想捍衛的是什么。
這部影片中的人們各有各的選擇。主人公歐維顯然選擇了第一種。在別人眼里,他固執迂腐,脾氣壞到了極點,思想仿佛還停留在上世紀。他有太多看不慣的東西,一旦遇上了,就窮追不舍,抗爭到底。“他真是個瘋子”,“他是不是瘋了”,這樣的話語,在影片中不知出現了幾次。別人不懂,為什么他那么固執地不讓車開進社區,為什么因五盧克和一個小丑起爭執,為什么因車子的出產地斤斤計較。他冷漠到極點,疏遠到極點,卻好像凡事都要理,事事看不慣。他一次次想方設法的赴死,是因他對妻子無時無刻的思念,更是因他對這世道的失望透頂。
可能是上天的刻意安排,他的計劃一次次失敗,卻一步步把他推向了他本決意疏遠的人世中去。他認識了身懷六甲的女鄰居,與她的兩個女兒漸漸熟絡,與曾絕交的故友之間的關系漸漸升溫。一件一件的事情,讓他本刻意冷下來的心漸漸柔軟,他意識到,與這自己看不慣的世界最好的離別方式,不是不留只字片語的決裂,那是逃避;而是高喊著“該戰斗了”去跟那些自己所不能接受的事物宣戰,是用一顆更柔軟寬容的心放下姿態去跟值得眷念的人和事說再見,這是和解。這樣冷的一個人,其實卻有著對愛人最深情的眷戀,有著對這社區鄰人最熱忱真誠的守護,有著對他所認定的世道人心最堅定的捍衛。這世界,有黑暗,更有美好,別急著和它說再見,何不“堅強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