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獸】你為什么發朋友圈:讓用戶瘋狂轉發的5大動機
以下是對這篇文章的感想。
對于社交分享,李叫獸引入了一個“社交貨幣”的感念,很形象,有意思。
1,尋找談資
重要的辦法就是“尋找有違常理的戲劇性沖突”。從一切信息中找出違背第一直覺的信息。
違背常理需要一個度,就是不能違背事物的屬性。比如,你的產品是羽絨服,不能宣傳它可以居然在大熱天穿。
2,表達想法
如果你的信息也能夠幫助別人表達想法、說出自己內心想說的話,他們就會自動分享、傳播你的信息。
通過轉發寫出自己心聲的文章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過程很直接。如果是一個沒有文字,沒有聲音的產品呢?如何通過一個不說話的產品來表達想法?這個產品會不會太過于抽象,或者太過于功能,而變成一個藝術品,一個工具?這種情況下,是不是還是得繼續借助文字,圖片,視頻呢?需要繼續思考...
3,幫助別人
如果一個人能夠在朋友圈中持續地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并且對別人提供了幫助,這個人的隱形地位就會上升。
還是說產品,一個產品,不光是用來觀賞的,還是用來使用的,其本身都自帶價值,要么滿足精神需求,要么滿足物質需求,二者可以結合再好不過。
4,塑造形象
人人都渴望塑造一個“高大上”的自我形象,而你的信息能夠幫助別人塑造和強化自己的個人形象,你就相當于給了他們“社交幣”。
這可能更多的是體現在了精神上的塑造,自然也有物質上的塑造。穿名牌的衣服,用名牌的手機,出入名牌的場所,滿足一個方面就有升值的空間。
5,社會比較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比較——不論這種比較是顯性的還是隱形的。而如果你的產品或者信息能夠幫助別人有效而且一目了然地進行比較,就相當于提供了“ 社交幣”,人們就會更加傾向于轉發你的信息。
“設計一種游戲,引發用戶的比較”。比起比較的方式,獲得什么獎勵顯得更加重要,這個是比較的目的。而獎勵的存活時間可以延續這種機制的放大過程。
從現在開始制造“社交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