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是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在1940的初版的基礎上重新改寫、編排,于1972年出版的一本用于指導閱讀的圖書,譯者是郝明義、朱衣。
? ? ? ? 《如何閱讀一本書》分四篇二十一章。第一篇五章,主要談論閱讀的第一、二層次以及主動閱讀;第二篇七章,集中筆墨詳細談論閱讀的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第三篇七章,針對不同的讀物的閱讀方法,實質是分析閱讀的方法與規則在不同類型的書籍中的具體情況;第四篇兩章,一章談閱讀的第四層次主題閱讀,一章談閱讀的意義。
書前有郝明義寫的譯序,詳盡的目錄以及艾德勒于1972年寫的序言。書后附錄一是作者的建議閱讀書目,附錄二是四種層次閱讀的練習與測驗,以及索引。
? ? ? 閱讀第一層次基礎閱讀,一個人經過閱讀準備—認字—字匯的增長及對課文的運用—功能性讀寫這四個階段,也即小學或初中畢業就差不多達到了這個層次。
? ? ? 閱讀的第二層次檢視閱讀,是一種快速判別一本書值不值得、需不需要繼續看下去的方法。文明發展到如今,歷史積累的著作數不勝數,而信息爆炸的今天,圖書的出版更是讓人眼花繚亂。而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們能用于閱讀的時間也沒有想象中的充裕,為了使本來就不夠充裕的閱讀時間真正地有所得,學會迅速判別一本書是否適合自己,是否真的是自己所需要閱讀的顯得尤為重要。故而,學會檢視閱讀也就是必然的要求了!
? ? ? 閱讀的第三層次分析閱讀是《如何閱讀一本書》的重點,也是我們在經過檢視閱讀之后留下來的書籍的正確打開方式。作者在第二篇講述規則時主要是針對論述性作品而談的,而在第三篇則針對不同類型的文本分別進行補充一些要點或需修改的規則。一本好書是必須要經過分析閱讀才能真正對你有用的書。如果只是淺嘗輒止,那么再好的書,也沒法發揮它的價值。
當然,作為普通讀者的我們,也沒必要完全按照作者的分析閱讀的規則來閱讀,畢竟作者也認為完全按照這套規則來閱讀實現的可能性不大。這套規則可以給我們一些方向上的指導。在閱讀實踐中,明確自己的閱讀目標、閱讀期望,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具體重點采用某幾個規則,真正落到實處,一定能有所收獲。
? ? ? ? 閱讀的第四層次主題閱讀,依作者的標準來要求的話,我個人覺得普通讀者似乎很難達到。找到所有同一主題相關的書籍是一個難點。更難的是你要讓作者與自己達成共識,強迫作者使用自己的語言,你還得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被作者與自己語言的相同而誤導。最難的是你要面面俱到,不能預設立場,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你主題閱讀的任何一個作者上。這似乎更適合專業的研究者。
? ? ? 當然,作為普通讀者的我們,還是可以進行能夠比較容易實行而又能有所收獲的主題閱讀。市場上同一主題的書極其繁多,內容也大同小異,我們完全可以根據現有的條件,選擇一些能找到的書,按照自己的需要進行同一主題的閱讀,也沒必要一定要去區分所有的同與異,獲取自己需要的就行。
? ? ? 書后附錄一的建議閱讀書目,選錄的是從古希臘到現當代的西方經典作品。附錄二是四種層次閱讀的練習與測驗,因為書本的原因,是以文章、章節摘錄或目錄為例,也很具典型性。
? ? ? 如果能早點遇到這本書,那我們的閱讀能少走多少彎路啊!不過有人說過,只要開始,永遠不遠。此刻知道,起碼比以后才知道要好!
附:《如何閱讀一本書》思維導圖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