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追完人世間,觀感是又苦又幸福。但不像網(wǎng)上說的得抱著紙巾看,全劇我一共兩個淚點。一個是六小君子在曲老太家全體人高頌《詠梅》,那種澎湃和意氣風發(fā)令我非常感動;第二個是秉坤媽媽拉著老伴的手凍在冰天雪地里去世,當時淚目,心里咯噔一下,原來父母真的會死。
對于那么苦的環(huán)境,我真的很難感同身受,小時候的記憶也確實不多,這幾天努力想努力想,一幕幕片段和相片剪影在眼簾回放。
我記得奶奶帶我去過田里,然后我腳上爬了螞蝗,回家后我看她用刀砍了螞蟥,可它還是動彈,這是我對農(nóng)田唯一的一次記憶;
媽媽說我小時候每回一次奶奶農(nóng)村家就病一次,所以很少回,后來奶奶也搬到縣城了,我依舊不喜歡去奶奶家,我記得很深刻的一次,外公外婆好像聽到了我心里的話,外公騎著摩托車來奶奶家把我接去了他家,我心里樂壞了。外公外婆總是偏愛我,每次幼兒園放學去接我,都會給我買小蛋糕,那個年代獨有的,小紅盒底透明蓋的蛋糕,從蓋子看是一朵彩色的大花。
外公和疼我,吃的用的玩的給我的都不少,小自行車在小伙伴里也是獨有的,每次我出去騎車都會吸引很多小朋友,當然也有調(diào)皮的男孩直接搶,我還記得被男孩們玩壞后,我拎著掉了龍頭的自行車回家的慘樣。
可惜外公得了癌癥,去世得早,我記得我摸過躺在棺材里的他的臉,也記得吊唁他后媽媽讓我自己去上學,我?guī)е谏涮走呑哌吙蓿铧c哭暈在橋上,他去世后的幾年,我還曾抱著他的照片跟他哭著控訴我媽媽。
關于兒時的味道,小時候覺得是媽媽都會做飯,我小姑媽最是擅長,過年過節(jié)時才會做蛋餃和藕夾,那味道,到現(xiàn)在都覺得絕!
那時每天放學回來就找我爸,說想孩子變聰明就得吃聰明豆,其實就是巧克力豆,但爸爸總會給我兩元巨款去買,我從小就愛吃甜食,尤其是親戚從上海帶回來的巧克力,一大塊,我每次按格子掰成小塊小塊兒吃,還有他們帶回來的統(tǒng)一方便面,配著《東方之珠》的歌,小小的我那時就覺得上海是比深圳更好的地方。
我小時候不吃香椿、芹菜、香菜、苦瓜這類“味道”濃郁的菜的,現(xiàn)在這幾樣卻成了常規(guī)菜了,尤其是香椿,家鄉(xiāng)的香椿可是心心念惦記也稀罕不來的味道了。對此,我的解讀是小時候覺得那些東西苦,長大了才知道跟生活比,那不算什么。
我小時候住過胡同,那是爸媽單位分的宿舍,我爸跟我爺爺其實在縣城做了個三層小樓,但我媽還是帶著我和我弟住他們單位分的胡同里的平房,可能是為了工作方便,可能是為了獨立不跟公婆住吧。那個胡同雖然不破,但就像人世間里的一樣,是公用衛(wèi)生間,只要是晚上上廁所我都得用跑的,還經(jīng)常臆想廁所里伸出一只手那種恐怖場景。因為胡同到了晚上,確實黑,我很小我媽就讓我分床睡,胡同的樓頂能聽到老鼠活動的簌簌響聲,我很恐懼,但沒辦法,我記得有次我裝睡賴在爸媽床上,還是被我爸抱回自己床了,可我弟弟卻可以跟他們睡,因此我小時候經(jīng)常跟我弟打架,我認為爸媽生了弟弟就不愛我了。最大的影響是我現(xiàn)在還很怕黑,怕老鼠,是非常怕,怕得不能獨自去停車場也不能聽和見那個小動物,這些都跟胡同經(jīng)歷有關。
其實我在胡同里也沒住幾年就搬樓房了,也不都是不愉快,我心里是喜歡那個胡同的。兒時對“美”有感覺,就是因為我們住的胡同,胡同外的馬路兩側種滿了很高很大的梧桐樹,夏天陰涼,秋天金黃,陽光透過樹葉縫隙曬到眼睛瞇成一條縫,瞇著一條縫透過層層手掌型的樹葉去看陽光,以及秋天滿地滿地的葉子,一個小孩看到后發(fā)自內(nèi)的高興,我想,這是感知到“美”了。
同樣美的還有我的爸爸媽媽!我爸長得很帥,他當過總經(jīng)理、廠長、長途客車司機,他的單位是貨運公司、客運公司、修理廠,哈哈,其實這先后順序和關系我也搞不懂,但看了人世間好像又懂了一點,反正就是國營、承包轉私營那些吧,應該跟電視里一樣,不斷改革、變化,我小學六年級,他去了深圳打工,到我中考時回來辦修理廠,反正他就是想讓我們家過好日子,聽媽媽說,爸爸晚上愁得睡不著覺,可我什么都感覺不到。因為都是跟車有關,所以我小時候每天都能聽到“倒車請注意,倒車請注意”的提示聲,也可能是沾了“車”的光,生在小縣城的我從小也算是經(jīng)常出去見世面了,爸爸帶我去了很多地方,據(jù)說我在長江大橋還丟過一次,雖然現(xiàn)在我都沒印象,但是拍的照片確實多,上海、深圳、廬山等等,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武漢吃過的宵夜——雞罐面,孩子還是對吃的印象深刻,應該是10塊還是15一份,對于小不點的我來說,味道超好,價格超貴。
我爸還喜歡給我買東西,直男型的買,經(jīng)常同款買2份以上,同款公主裙一件白色一件黃色,我家現(xiàn)在還有我穿黃色公主裙唱歌照的相,旁邊是被鄰居穿著同款白色。同款紫色的小皮鞋,他買了不同大小各一雙,說是大的等腳長大了穿,我記得至少三雙,多少年了都是那個款,新了又舊,舊了又新。那時我特別羨慕別的女孩穿的那種像芭蕾舞鞋一樣的白色球鞋,腳面有個相交叉的橡筋帶,最前處是一串小花,幾乎每個女孩都有,5元一雙,但我爸覺得質(zhì)量不好或者對腳不好,非得給我買22元一雙的回力,自始至終我都沒穿過那個白色小花芭蕾球鞋,而且到現(xiàn)在都覺得小花的東西不適合我。
總得來說,我爸媽沒讓我吃過苦,很多東西即使不是獨一份也一定得到的早。我爸爸努力工作為家,我媽媽把家里打理得很好。當我們還住在胡同時,那時誰家買了冰箱、電視,安電話還放鞭炮呢,這些大件我家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配齊的。
每天放學都有很多小朋友喜歡來我家看動畫片,晚上我學完二胡課回家,還會有人在我們家看港劇。我還記得表姐指著電視里的王菲問我“你知道什么是明星嗎?那個就是明星,她叫王菲,香港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明星。
我們家摩托車也買得早,我媽很洋氣,她穿著喇叭褲騎著摩托車,男士那種摩托車,在街上很拉風。我媽媽頭發(fā)很黑,要么一襲長發(fā)及腰,要么一頭港式卷發(fā),頭發(fā)尤其黑,小時候總奇怪,為什么抹點豬油就會更亮?!長大才知道那叫“焗油”。我媽媽穿衣服也很時尚,她的衣服有的我到高中了還撿著穿不過時。
?我一直記得一個場景,她穿著一套格子套裝裙(裙子是一片式的),頭上帶著發(fā)帶,一襲長發(fā)撥到脖子一側,抬起腳放到鞋柜,低頭擦著她同樣是小格子破跟的涼鞋,我巴巴地看著媽媽,覺得美呆了,她準備出門前,我問,今天上學能不能給我一瓶飲料,她笑瞇瞇的給我拿了一瓶健力寶,那天帶飲料上學很開心,為有這么美麗的媽媽也很開心~
再后來,我應該是小學末還是初中的時候,出現(xiàn)了電視購物,我媽很喜歡看,然后很容易消費,那時候沒有網(wǎng)購,就只能撥400搶購電話,我媽以為她真搶呢,什么背背佳、長個子人體拉伸器、蒸桶、手機。。。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相繼出現(xiàn)在我家,我有一個接受新事物巨快的時尚媽媽。媽媽對于女兒的影響是巨大的,現(xiàn)在我越來越覺得我跟媽媽很像,愛玩,愛自己,愛家,愛生活,但我沒媽媽有本事,她能操持好家,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
小時候,我以為爸爸媽媽更愛弟弟,長大后我才懂,爸媽其實更愛我的,或者說愛一樣,但我更讓他們操心,而且因為外公去世的早,我是幾個孩子里真正享受到外公外婆最多愛的,真幸運啊!
感恩《人世間》這個影視劇,讓我這么努力地認真地酣暢淋漓地回憶了小時候,回不去的是童年啊!跟劇里努力生活的人物一樣,我的童年記憶里,爸爸媽媽的二十幾、三十幾、四十幾都非常意氣風發(fā),相比之下,我們這代人倒是更頹了一些。轉眼我也到了媽媽說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了,無論何種情況,要充滿希望,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保持學習,保持意氣風發(fā),時刻知足感恩。
很喜歡里面的一段臺詞:
走得越遠,見識越多
認識的人越多
你就越能體會到
人這一輩子
你真正在意的,同時又是在意你的
就那么幾個人
這幾個人,就是你全部的世界
三兩知己,愛人在側
父母康健
聽起來平平無奇
但已經(jīng)是中等偏上的人生答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