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作業因為一件意外事情,沒空寫。不過因為這件意外事情,我卻有了新的嘗試。我家娃長到八歲多,都沒有去過兒童醫院或者兒研所這樣的地方,一般看病都是就近的醫院,或者看中醫。昨天卻跑了一趟。真的是人云密集,空氣窒息,醫生們都是拼著極限在工作,護士們也都必須提高音量各種指引。限制醫院里都不能現場掛號了,必須電話或者網上或者在醫院里在終端上掛號,基本杜絕了黃牛黨,所以還是能掛到號的。因為只是來做檢查,即便是沒有病的孩子和我,一早上折騰下來已然精疲力盡,想來如果是孩子病著來折騰一遭,真不知道是來治病還是讓病情加重。
小時候,我媽都說我做事情是個C,從來都只有開始,很難堅持。不知道這是對事實的描述,還是說我順應了我媽的評價,我確實是一個很容易嘗試新事物的人,可以開啟很多新的興趣,對新的事物總是很好奇,愿意嘗試,但是經常三分鐘熱度,很快就會被更新的事物吸引。即便到了現在,依然如此。想想2017年,也學了很多新的東西,從年初的曼陀羅,到人類圖,到瑪雅歷,到靈擺,有些只是淺嘗,有些已經融入到自己的日常覺察工作中,但是卻沒有一樣能夠做到每天堅持。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是,堅持,會讓我覺得有壓力,好像有個標準被提上來了,內在的高標準嚴要求上綱上線,內在小孩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索的欲望,就會覺得害怕。但是新的事物剛開始接觸,是不會讓自己有要求的,所以,很快的內在小孩的方向很容易就轉向了新的領域。這好像是一個模式,一個軌跡,無法擺脫。
所以,嘗試,對于我來說,不是去嘗試新的事物,而是帶著覺察,去讓自己做已經熟悉的事情,但依然是帶著對新事物的好奇和吸引,放下內在的標準,執著和要求。也許,是練習一種平衡,關于內在的這兩個部分,自由的嘗試,和想要做好的需要。
這些年來,能夠堅持下來的一件興趣愛好,大概就是玩毛線了。為啥能夠堅持,是因為自己買了太多的毛線,占著大量的空間,總是想著怎么把他們都用掉,即便是很花心思,很花時間,還是去鉤,去織。昨天完成了一個前后花了兩年多的披肩,結束后要洗一水,下水后沉甸甸的重量,特別實在。在織這個披肩的過程中,好幾次都完全放下,過了幾個月才又拿起來。每次重新開始,都似乎是要讓自己清零,把對重復的厭棄丟掉,重新燃起在不斷重復中,看著披肩成長中,看著花樣成型中,去感受到即便是在不斷重復中,依然會有變化,依然會有新的東西,有時候,需要很敏銳的去看見,需要一些耐心。
嘗試新的事物,并不僅僅是嘗試全新的領域,而是在做事情的時候,都可以讓自己穿越小我的固化的結構,放下所有的先入為主,讓自己全情體驗。中午,我從spa會所出來,今天的北京突然的冷了起來,過馬路的時候,有一種輕松欣喜的感覺,很久沒有體驗到了。我能感受到這種喜悅,僅僅是因為我在這里,我在過馬路,我在體驗冬日北京陽光下的凜冽,就已經有的。不再是因為我有一個位置,我有考上大學 ,我有考試都過,我又一份工作,我有工資,我結婚了,我生了小孩,我完成了一個標準,我可以放心了,我可以允許自己去放松下來,去體驗體驗,去打開自己。
琥珀
2017年12月28日,晚上
奧森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