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黨章以來,我國發展建設過程中對于生態效益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的“兩山論”也愈發深入人心。習總書記年前在貴州考察調研時強調,要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
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要積極謀劃鄉村創新產業布局。習總書記指出,創新發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新發展階段對農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求思變則會落后于時代的步伐,要發揮出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深入一線調研,充分解放思想,結合當地自然與人文資源,合理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引入具有可行性的創新產業,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增加農村居民收入,方能不違發展惠民的初衷。
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要注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有別于城鎮,生態環境是鄉村發展建設中最顯著的優勢與資源,為了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與資源,鄉村振興工作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不斷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嚴守耕地紅線,加快閑置耕地流轉速度,發揮農村生態系統涵養水土的作用,防止土地荒漠化,加強污染源防治工作,讓農村生態的綠水青山永不褪色。
實現鄉村高質量發展,要做好產業與生態的結合文章。綠色生態產業是新發展階段的產物,也是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落腳點,在新時代的農村發展工作中,要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減少生產污染排放,延長產品生產鏈,提高當地資源使用效率,通過精細化生產實現一定的物質循環利用,在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盡可能地發揮優質生態資源的旅游觀光作用,豐富融合當地業態,實現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的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