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種新鮮事物迭代更新,信息量已經高速爆發,我們人腦記憶力的作用在這樣的時代下已經被大大地淡化了。如今,碎片化的學習方式更是涵蓋了我們工作與生活當中的大部分領域,每個人都在奮起追趕著時間的尾巴,這必然也是大勢所趨。雖然我們每天被各種各樣的信息充斥著眼球,但是我們必須要明確的是,之所以要進行信息的整理,目的顯然是希望最終能夠為之所用,真正的幫助我們提升效率,而非只是囤積著等待“以后慢慢看”,這樣子一來也許我們從此再也不會去翻開。
? ? ?今天,我們將從三個方面來了解信息收集與整理的三個關鍵階段:一是搜集,即“找到信息”,通過各種搜索渠道快速找到所需的精準信息;二是集成,即“存儲信息”,簡單來說,就是把找到的信息,定制成為個人資料庫,按照自定義的主題,分類存儲在方便我們訪問的地方。三是整理,即“理清信息”,信息單純集成而不整理,時間久了就會雜亂不堪,所以就會出現很多硬盤資料庫已經塞滿了,每當需要什么資料的時候,還是需要去搜索。所以定期對所集成的信息進行整理(歸類,去重,留精,打標等),這樣才能夠顯著提升信息搜索效率。接下來我們將具體展開探討。
1、搜集信息:首先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建立主題關鍵詞。如果我們不設立一些主題,會很容易陷入到信息的汪洋中,不知道哪些信息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對于主題關鍵詞的設立,一是建立方向提醒,時刻明白對自己真正有價值的是什么,主動保持該類信息的更新;而那些無關緊要的,則可以少看或者不看。二是減少無聊時間:無所事事比忙碌更讓人疲憊,若找不到想干的事,最起碼可以搜索下主題詞,找點好玩的文章或動態。
? ? ? 其次,用好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獲取入口,而主題關鍵詞讓我們知道自己時刻應該關注什么,然后再利用精準的關鍵詞通過搜索引擎更高效地去尋找這些信息!另外,我們還可以時不時地更換一下搜索的語言(例如英文、日文等)或方式(例:模糊搜索、文檔搜索等),更甚者還可以再去一些專業的網站(例:MBA智庫、維基百科等)找到我們想要的信息。
2、集成信息:集成是信息的集中歸檔。搜索引擎固然方便,可是有一些常用的東西,未必每次都要去搜索。而是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上建立個人資料庫,不管是否有網絡,都能夠隨時查閱。通常我們習慣將搜索到有價值的文檔、網頁、圖片存儲在電腦里,可是,我們也會發現,這些資料一旦存到硬盤里,如果不加以整理,最終也會石沉大海。下次若需要,卻還是求助于搜索引擎。
3、整理信息:能夠高效獲取信息,又能夠將信息集成,但是若沒有定期的整理,難免這些信息時間長了又會趨于雜亂。所以,就如我們要定期打掃收拾家務一樣,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步。“整理”一詞包含了“檢查并調整歸類”,“刪除不需要的文檔”,“添加可便搜索的標簽或關鍵詞”等。所以,我們還要養成勤檢查電腦文件夾的習慣。
? ? ?最后,還想多說幾句,即使信息搜集的再多,信息整理的再有條理,若最終不能學以致用,也頂多就是建立了一個豐富的個人資料庫而已罷了。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能夠真正去用好這些信息,結合自己的工作、生活,勤思考,多實踐,用體系為我們串聯起所讀,所做,所感,所思,所得,并能夠消化這些信息為自己所用,最終沉淀出自己的知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