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是人生中一種自覺的獨處,而不是懲罰,不是受傷者和患病者的退隱,也不是怪癖,而是作為一個人生活的唯一、真正的存在狀態。
為大名大利奔赴前程還是對的!可嘆的是,大部分人只為了謀生的小利,既未奔赴遠方,反而在小小的地方打轉!輪回不是前世,也不是來生,輪回只在眼前。(林清玄)
曾國藩曾對子女說:“余將來不積銀錢留與兒孫。”他對他的學生李鴻章解釋自己的苦心時說:“兒女有出息,給錢有何用?兒女沒出息,給錢又有何用?”
但如今很多人都缺乏耐心,沒有耐心聽別人說完,總覺得自己說的才是最準確的、最有道理的。其實沒有誰可以忙到連等待別人表達的時間也沒有,因此你缺的不是時間,而是素養。
孩子喜歡閱讀勝過純粹的學校教育,勝過最高級的大學文憑。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喜歡讀書是父母獻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標志。
物質是很重要的。在物質上慷慨的人,在情感上未必大虧。但物質上吝嗇的人,在情感上必然吝嗇。心意光用嘴巴說,卻沒禮物,這種人絕對不可信。人沒有那樣高尚,形式很重要。一個習慣掠奪或支配不屬于自己的人,必然貪婪無義。李維菁《物質的美好》
外在的自由多起來,無從選擇的煩惱就開始了。人的一生最好不要像水桶一樣被注滿,要像火一樣一次次被點燃。(喻麗清《大同小異的苦悶》)
當我站在山坡上仰觀這蒼穹,感到了一種永恒的開闊與包容,而不是壓迫,仿佛一個輕松的跳躍,我就可以跟隨其中的一片云,一起飄游相同的自由。(萬劭晴《我看》)
老的小的都把自己打點得體仿佛正逢花季,但一開口便有掩不住的滄桑,破碎,殘敗,傷痕累累。滄桑的人更懂得自嘲。自嘲是煎熬的湯藥吞下肚后給一片山楂糖含在舌間。(王盛弘《夜躑躅》)
時代向前走,興衰起落,自有調節,我還是散我的步,讀我的書,寫我的,平靜生活。(果子離《散步在傳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