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草就,歲月知味

讀完了蔡崇達的《皮囊》,感悟最深的是他在書中講父親從生病到死亡的過程。也許是因為奶奶也是從偏癱到全癱,最后去世,而這十幾年中,家人也嘗盡了家有病人的苦楚,我對蔡崇達的這段經歷格外有感悟。

從患病到最后離世那些年,奶奶的性情確實變化了不少。那個性格剛硬、雷厲風行的老太太消失不見了,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怕死、怕孤獨、動輒哭泣的老人。我無法體會奶奶的心情,就像蔡崇達無法體會他父親的心情一樣。他會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病中的父親,我也一樣。四肢健全的人根本沒辦法深刻理解受肉體制約之人的苦痛,就像醫生可以很清楚的告知病人疼痛的等級,卻永遠無法感受那折磨的疼痛。很多事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體會了,才能明白個中的艱辛。而往往這“第一手”的體會是沒辦法向他人描述的。

一個不能控制自己身體的人的內心變化從患病之日就開始了。自出生起就習慣了的身體,忽然不再受自己的控制,像一個倔強的孩子,你讓他往左走,他偏偏往右跑,或者壓根兒賴在地上一動不動。很簡單的動作竟成為練習雜技似的艱難。這個時候,作為這肉體的主人,會有怎樣的心情?我見過患病初期的奶奶用她的好手拼命的打那只壞手,而那只壞手從始至終都只是軟塌塌的垂著,只有左手感受到滿滿的反作用力。那時候的奶奶是氣偏癱的右手,還是氣自己不爭氣的命運?她有沒有在心里問過神明,為什么讓她得這種病?為什么要制約她的肉體?這一切,我無從得知。但從奶奶整個衰弱的過程我看得出,她一定在心里無數次的問過、責罵過,直到有一天徹底地接受了這種肉體的狀況。從那時起,剛硬從她的性格中溜走了,一個老人的無助和軟弱被疾病暴露的一覽無遺??粗軌蜃杂尚凶叩奈覀?,她開始擔心被拋棄,仿佛自己是一件破舊的零件,在“家”這部機器上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只等著被拆下來丟在一邊。當探訪的親友問候她的時候,她會哭泣,發出渾濁的嗚咽聲,卻流不出一滴眼淚。我那時對她這樣的舉動很是惱火,哭哭啼啼的好像我們虐待她似的。但如今,我才慢慢理解她的辛酸。來看她的人會問候她:“你好嗎?”讓她怎么回答呢?一個連自己身體都控制不了的人,一個生活不能自理、不得不依靠別人的人,會好嗎?

人總是后知后覺的。在奶奶去世九年后,我居然因為看了一本書,才開始理解她的內心。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當一個曾在我們生活中為我們撐起一片天的人,因疾病困在自己的肉體中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他們的暴躁、猜忌、無理取鬧和冷酷無情,卻看不到他們心里那一份沉重的失落和抵抗命運的猶豫不決。人類這個群體有很大的個體差異,但每個人都有一個相同的結局:死亡。這也許是上帝最公平的安排。因為我們有限的生命,每個人在這世上活過一天,就代表朝衰弱邁進一步。有一天,我們也會受到肉體的制約,也會體會到自己失去對身體控制的那種絕望。面對命運,我們叫罵、抗爭,卻終抵不過歲月的力量。最終,我們都得低頭。

想到這些,我忽然開悟似的意識到了一些東西,不是悲觀厭世,而是一種平靜,一種釋懷。我忽然明白了,所謂接納就是當肉體疲倦衰老時,當看到鏡中自己已不再青春的容顏時,能夠不再焦慮,不再抱怨,不再憤怒??梢陨钌畹貒@一口氣,也可以傷懷一小會兒,然后,繼續自己的生活。


我是Lee,喜歡就關注我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如果你問我,對大學里哪個同學印象最深刻,可能就是CC了吧。 大學第一天軍訓,練完踏步大家都坐在樹蔭底下休息,有個男...
    哎妖鯨閱讀 8,789評論 7 12
  • 城市的生活紅燈酒綠,每個人都匆匆的在車水馬龍中穿梭。有的人忙活一天回到家已是身心俱疲,然而有的人回到家是溫馨的家人...
    睡覺和水餃閱讀 305評論 0 1
  • 昨天上午看了《梅森瓶里的輕食光》,感覺好像不太適合自己。自己好像無法接受那種烹飪方法。不過里面的暮雪到是可以借鑒...
    Amber吳霞閱讀 274評論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