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林省輝南縣緊扣發展大局,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以搭建“寬領域”教育平臺為切入點、完善“全內容”培訓體系為總目標、構建“全媒體”運行格局為總綱領,切實推動黨員教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緊貼政治大局,搭建“寬領域”教育平臺。依托“輝南黨建”微信公眾平臺為主要載體,不斷完善拓展功能、豐富內容,將其重點打造成為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政策的新載體、進行黨員教育管理的新窗口、展示創新成果的新平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新橋梁。多次對微信公眾平臺進行了改版升級,切實將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政策、黨建要聞、基層黨建工作的有關政策等每日推送。同時,把輝南黨建作為網絡宣傳陣地的主戰場,疫情期間宣講各類政策、發布優秀黨員事跡等,起到了良好效果。緊跟主流時事,密切結合脫貧攻堅政策,開展“村書記代言”專題,提振全縣黨員干部擔當精神。截至目前,2020年共計推送180余期,囊括各類信息390條,點擊和轉發率達17.7萬余人次,切實實現了將黨員教育融入生活、抓在經常。
緊貼學用需求,完善“全內容”培訓體系。從黨員干部的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和服務農村發展等方面著手,注重以先進典型、優良傳統、紅色文化啟發、教育、引導黨員。把握形勢政策,深化政治理論學習。通過黨組織負責人帶頭學、廣大黨員集中學、基層站點組織群眾穿插學等方式,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與黨中央重要決策部署、重要文件精神結合起來,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全面學、系統學、深入學,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組織全縣黨員集中觀看《鏡鑒》、《覆鑒》等專題視頻,進一步強化了黨員干部的黨性觀念和為民服務意識。凸顯地方特色,加強縣情鄉情教育。充分利用金伯陽紀念廣場、抗聯烈士紀念地、抗聯紅色文化體驗館現場教學點等紅色資源,開展“重走紅色路線、重溫入黨誓詞”等系列活動,增強黨員教育的感染力、說服力和穿透力。深入挖掘本土先進典型,加強“鄉土課件”的開發,先后制作《楊靖宇將軍在輝南》等紅色舞臺劇,著力豐富教學平臺內容。
緊貼制度建設,構建“全媒體”運行格局。堅持把制度和機制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在黨員教育全媒體平臺運行上逐步探索建立了務實管用的工作機制,實現了規范高效運行。建立信息發布與共享機制。建立微信公眾平臺與黨建電視欄目互通橋梁,突出平臺特色,對重要信息、重大題材共用共享,發布符合自身特點的信息內容,形成協同配合、共同推進的良好工作格局。建立健全審核把關機制。從信息的采編、初審、終審到發布各個環節,實行專人負責,確保零失誤。圍繞各時期的中心工作、重點任務和社會熱點進行分析,研究策劃不同階段的信息選題,力爭各平臺每期有亮點、每周有看點、每月有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