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未央》,太后是怎樣煉成的?

圖片一.jpg

最近《錦繡未央》熱播,片中女主角李未央,看片花,也是要走上權利巔峰,成為太后的風云人物。
那么在古代,一個太后是怎么煉成的?
首先,你得年輕漂亮,能籠絡得住皇上的心,然后你得會生兒子,生完還不算,還得在斗爭殘酷的宮廷,把孩子養大,再然后,你還得活得久,熬到皇上死,你的兒子登基成帝,這才算是登上了權利斗爭的巔峰。
這么想來,想成為萬萬人之上的太后,沒有一個好身體、好性格、好智謀、好決斷,想從千軍萬馬的宮廷里殺出來,絕不容易。
下面我們來盤點幾位在歷史上闖出名號的太后。


圖片二.jpg

第一名,當然是首創出太后這個稱謂的秦宣太后,她可算是太后第一人,太后專權,就是由她而始。前段時間熱播的《羋月傳》,就是寫的她的故事。
羋月在先王秦惠文王時期,還是后宮里一名等級較低的妾室,羋八子,運氣好的是,她替秦惠文王生下三個兒子,而作為正室的惠文王后只有一個兒子,秦武王,這位秦武王也是不走尋常路,他登基四年之后,因為舉鼎而喪命。羋八子抓住這從天而降的好運氣,依靠自己的異父弟魏冉以及諸侯國趙國的力量,誅殺了對她不善的惠文王后和公子壯,成功地將自己的兒子嬴稷推上王位,是為秦昭襄王,垂簾聽政,總攬了秦國的國政,成功地成為宣太后,開始了36年的執政生涯。


圖片三.jpg

其中最著名的事件是,《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
她為了籠絡住當時武力強盛的外族義渠,不惜以太后之尊與義渠王私通,并且還生下兩個兒子,等到三十年后,秦國國勢強盛,又用計將于她私通的義渠王殺死于甘泉,并趁亂出兵義渠,一舉拿下這個秦國后方的隱患,使之后的秦王出兵六國,再無后顧之憂,對秦國統一六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圖片四.jpg

第二名,漢朝的呂太后 ,漢高祖劉邦的皇后,以堅毅、果敢的性格著稱。 高祖死后,被尊為皇太后,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其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為文景之治打下基礎。
她在歷史上最著名的兩件事,一件是用計誅殺淮陰侯韓信,另一件,是將劉邦寵愛的戚夫人制成人彘,并在皇宮里展覽,在歷史上留下狠毒之名。但在她剛剛嫁給劉邦時,還是一個善良溫順的女子,善待丈夫的私生子劉肥,親自下田種地,孝順長輩養育幼子,為了劉邦,進過秦朝的監獄,被項羽俘獲過,過了二十八個月俘虜的生活,曾經為劉邦要廢除太子,過著驚恐不安的生活。而最終,她熬過了所有苦難,成為真正掌握實權的皇太后,在漢朝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圖片五.jpg

《史記》評價說:“孝惠皇帝高后之時,黎民得離戰亂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稀,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在她當政時期,百姓得到休養生息,為漢朝的崛起,積攢了力量。


圖片六.jpg

第三名,是中國歷史繞不開的女主,唯一一位成為皇后、太后、皇帝的千古一帝,武則天,真正從名義到實權的皇帝。
武則天的歷史則是一部不懈奮斗史,從唐太宗時一名不甚得寵的才人,到太宗死進入感業寺為尼,她的政治生涯基本宣告結束。誰知道一場王皇后和蕭淑妃的爭斗,讓她重新回到宮廷,并獲得高宗李治一生的愛。高宗李治不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物,他在位期間,將唐朝的版圖擴展到最大,并斗垮了關隴貴族集團,使皇帝不再受制于人,終其一生,武則天雖然參政,但是核心政權都牢牢掌握在李治手里。唯一可惜的是,武則天和李治沒有一位可堪大用的兒子,無法繼承父親留下的江山,最終讓武則天奪取李唐天下。
圖片七.jpg

李治未去世之前,武則天和高宗,是封建時代少有的帝后典范,感情和睦,政治思想一致,能為共同的政治目標親密合作,而高宗去世之后,失去了可以制衡武則天的人物,導致她大權總攬,改朝換代,臨朝稱帝,造就了千古唯一的女皇帝,是幸運亦或是她的不幸!
她臨終之后,留下一座無字豐碑,可以說是對她的一生,最好的總結,歷史功過任由后人評說。
圖片八.jpg

最后一名,是大清朝的慈禧,在風雨飄搖中執掌江山五十年,成為最后一位手握實權的太后。
說句實在話,清朝末期的局勢,不管換誰當政,也不一定比慈禧做的更好,前有咸豐,后有袁世凱,都是實例。
圖片九.jpg

慈禧前期一直未能獨掌朝政,內有壓她一頭的咸豐嫡妻慈安,外有恭親王奕?議政 ,她的權勢和威望是在一日日處理政事的果決和狠辣中建立起來。1881年4月8日(光緒七年)慈安太后暴亡,慈禧才算開始一人獨尊的政治生涯,也正是這一時期她的統治,為人所詬病,但到晚年,基于新思潮的涌入,慈禧也在竭盡所能,推行新政,想將政權平穩過渡到君主立憲制,奈何清朝這時已是積重難返,除了退位,已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