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到了,想了想與爸爸相處的片段,好像從未對他說過任何煽情的話。
青春叛逆期時,我跟父母的矛盾尤其激烈,我像一只刺猬,但是這個刺不是伸向陌生人,而是父母。
每次犯錯,媽媽先是對我責罵,然后拿起身邊最近的東西打我。年少嘴硬,就算流淚也不承認自己有錯,爸爸就在旁邊。我祈禱他能在旁邊勸住媽媽,為我說幾句好話,但是他什么都沒做,只是在旁邊站著嘆氣。打罵并未讓我學會他們口中的正確,反而讓我越來越叛逆。
我恨他,比起打我的媽媽,我更恨沉默的爸爸。我用盡力氣在墻上最不起眼的角落劃著他的名字,好像就能劃破他的皮膚,最絕望的時候我還想過自殺來擺脫這種親情的維系。
他要我學習再努力努力,我不以為意,比你成績好就行了,你連高中都沒上,還說我?每當這時,爸爸就會走到陽臺上,點支煙沉默地看著窗外,我暗自竊喜,被我說對了吧!
那個時候我覺得讓他無話可說就是勝利。
成年后,沒有了打罵,但有了無法修補的裂痕。我跟父母的相處方式一直很別扭,太過親近、太過疏遠都不適合我們。
我還是會跟爸爸爭吵,但是每一次都是他主動“示好”,他見不得我不開心。
大學我考到北京后,他一個人帶著禮物和特產,風塵仆仆地來到北京找到曾經的戰友聯絡感情,帶我與他們挨個認識。
長期離家,我也開始想家,我教給爸爸如何使用微信,我們開始通過視頻聊天。
爸爸真的很容易滿足。
我給他買的衣服,他向別人炫耀好久。
我淘汰的舊電子產品,爸爸一直用到現在。
我給他買的按摩毯,他天天都在上面踩個過癮。
我給他下載的幾首歌曲,他能跟著音樂哼幾個月。
全家微信搶紅包,爸爸搶到個一分一毛都能哈哈大笑。
我在家做的飯,就算沒有鹽味他也會說好吃然后全部吃光。
我一度認為爸爸無所不能,跟他一起出門,我可以完全不用帶腦子。有他在,怕黑的我從未獨自走過夜路。
我理所當然得當個小公主,但是哪有什么理所當然呢?
暑期在外省參加實踐,接到了媽媽的電話,電話里她一直抽泣,斷斷續續地我才知道爸爸做了手術。等我趕回家后,發現他的頭發全沒了。
媽媽后來偷偷告訴我,手術后爸爸身體一直不好,頭發越來越白,站在街上有比他年紀大的人問路,居然喊他大哥,于是他就把頭發全都剃了。
我工作之后,奶奶爺爺接連去世,老家講究入土為安,爸爸守靈幾天幾夜沒有合眼。我擔心他的身體,他應了一聲又接著去忙。那段時間,爸爸雖然一如既往的沉默,但是我能感覺他的傷心。
我很難過,原來爸爸并不像表面那么強大,他也有害怕的東西,我卻什么都做不了。
曾跟媽媽聊過,為什么她是師范畢業,卻看中了又窮又沒文化的爸爸。媽媽反問我,你爸爸對你不好,還是對我對長輩不好呢?
是啊,爸爸真的沒什么缺點!
他不愛喝酒,不愛應酬,把閑暇時間都留給家人。
他會花好幾天時間親自做一個三角鐵,只是為了我一個可有可無的音樂作業。
他會騎著自行車,去三條街之外的點心鋪只買我跟媽媽愛吃的小點心。
他的手指粗糙,卻有著高超的刀工和烹飪水平,他變著花樣的做飯,各個菜系都有心得,他做的大鍋菜我可以連著吃一個星期,還不膩味。
他喜歡花草,常常手指沾滿泥土地對著陶盆鼓搗半天。那些花草我都叫不出名字,他卻總是如數家珍般滔滔不絕。
他還獨創了一種字體,遒美瀟灑,小時候成績單上的家長簽字,我都屁顛屁顛主動找他去簽。
他很愛抽煙,那是他沉默下的唯一發泄方式。每當遇到什么煩惱,抽幾根煙就解決了。但為了身體,他戒了幾十年的煙癮,我曾一直認為爸爸做不到,但是,他比我想象的要勇敢。
他什么都沒教我,卻教了我很多。
都說字如其人,爸爸雖不如很多人文化水平高,但有著很多人無法企及的氣度。
他是最熱愛生活的人,用自己的方式活的更加肆意。
爸爸曾經在三軍儀仗隊當過兵,那是他這輩子最光榮的事情,嚴肅內斂是他的軍人本色,也是我們之間爭執的導火索。
過年的時候,朋友圈里都在炫父母給的紅包,看著滿屏的“666元”、“888元”圖片,我裝作不經意的樣子拿給爸爸看,他什么都沒說,發來一個微信紅包,我迫不及待的打開,才66元。
我對爸爸的小氣行為很失望,可是每次我離家上火車的時候,他都會拿出幾張嶄新的百元鈔票塞給我,然后反復叮囑我別怕花錢,一個人在外要照顧好自己。
有時候在全家人坐在一起看電視,爸爸會趁我不注意時給我拍幾張照片,每次都被我發現,問他原因,他沉默。
直到我無意間看見他的屏保是我的照片。他怕我拒絕,所以從未主動開口要過照片。他想留著照片,想我的時候拿出來看看,所以就偷偷給我拍照,只不過他不會關掉閃光燈。
昨天游泳的時候,聽到旁邊的小女孩奶聲奶氣的跟一位年輕母親控訴:“媽媽,我再也不想跟爸爸玩了,他剛才把我的游泳圈搶跑了。”
我想起小時候跟爸爸去人造浪池玩耍的情景,一個大浪過來,他把我推了過去,然后我就沒用得哭了。
我跟大多數女生一樣,都期待著溫暖的大白出現。其實大白一直在身邊,他就是爸爸,在我年少的時候默默守護著,在我成長的時候時時費心著,在我長大的時候靜靜陪伴著。
雖然我前面有大浪,但我的身后是爸爸呀!
電影《千里走單騎》里也有一位沉默的父親。
有一對日本父子,父親高田為與兒子建一關系不好一直感到非常遺憾。為了達成絕癥兒子的心愿,他只身一人遠赴云南,拍攝建一喜歡的儺戲“千里走單騎”。
面對李加民的直白,高田的沉默與他形成鮮明的對比:
“他可以毫無顧忌地大聲哭泣,當中喊出自己心里的話,這也是一種幸福,如果能有這樣的勇氣,我和建一之間也不會如此了。”
在云南行的過程中,高田理解了建一堅持的孤獨。待他返回監獄的路上,卻得知了兒子健一去世的噩耗,并且得知在臨終之前健一原諒了自己。
兒子臨終前對父親進行了最后的告白:
“我確實喜歡面具戲,那是因為我發現了,隱藏在面具下的真正面孔就是我自己,歡笑的背后,我在咬牙忍耐著,悲憤起舞的同時,我卻在傷心的流淚。這就是我心里的感受。某一個唱段對我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應該要摘下面具。我等您盡快回來,爸爸。我想用真正的面孔和您說話。我不想帶著面具面對爸爸。”
可惜,高田沒有親耳聽到。
對于爸爸,我是恨過他的。
我恨他為什么不是腰纏萬貫,讓我含著金湯匙出生。我恨他為什么老拿古板思想束縛我,媽媽打罵我的時候不站在我這邊。
這種想法讓我對爸爸誤會很久。我并沒有什么理由去指責他,我的出生和長大就是他們對我最大的愛。他們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被溫柔對待過,打罵的表面下隱藏著父母對我深深的期望。
后來我也是有恨的。我恨他為什么所有壓力和痛苦都放在心里,在最親近的家人面前也不表現出來。我恨他為什么年紀大了卻比年輕人還賣力工作。我恨他身體不舒服不早點說,進了醫院做了手術還對我和媽媽微笑如初。
他的沉默源于他深沉熱烈的感情,父愛如山,才沉默久遠。
我也想用真正的面孔和爸爸說話,沒有揶揄,沒有攻擊,沒有逃避。
爸爸,您辛苦了!爸爸,謝謝您!爸爸,我愛您!以后,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