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米燕的成長軌跡為主線,寫在大山里長大的60后、70后女孩的命運。
沒過多久,張翠就退學了,聽說自從被項成冷落,她就和淠河大隊的聯防隊員好上了,學校覺得有傷風化,就把她勸退了。班里傳得沸沸揚揚,可是米燕跟裴爾君對這件事完全不感興趣。張翠比她們大五歲,又長得豐滿結實,在男女之情上,要比她們早熟很多。
但是有一件事,卻讓每一個女生驚慌:初三女生宿舍窗戶上糊的塑料紙,在一天夜里被劃了一個大洞。同學們都人心惶惶,老師也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
那天半夜,米燕正睡得迷迷糊糊,忽然被窸窸窣窣的聲音給驚醒了。她揉著惺忪的睡眼,抬起頭,隱隱約約好像看見窗前有個人影。她以為自己看錯了,使勁揉了幾下眼睛,這時,就聽見睡在窗邊上鋪的女同學帶著哭聲驚叫起來:“啊,誰啊!有人!”
一屋子女同學都從睡夢中驚醒,慌亂地坐到了床上,有的同鋪的兩個女生嚇得抱在了一起。米燕哆嗦著手,劃了六七根火柴才顫抖著點亮了蠟燭。
大家都問窗邊上鋪的女生怎么回事,她嚇得只是哭:“有個人,手伸進了我的被窩……”她哽咽著說。
女同學們一邊安慰她,一邊給睡在窗邊上下鋪的四個姑娘挪出地方來。米燕跟宋芝也“接收”了一個。從此,姑娘們寧愿3個人擠在一個鋪,也沒有人睡窗邊的那張床了。
過了很久,宿舍里又傳出姑娘們均勻的呼吸聲,可是米燕卻再也沒有睡著。女生宿舍位于校園外邊,實在太不安全。姑娘們半夜起來上廁所,要經過一塊蠶豆地。需要小便的姑娘,就在蠶豆地里解決;但是,如果不幸半夜肚子疼,一定要去廁所,就真的太危險了。因為廁所在蠶豆地的另一邊,如果出什么事,呼叫是沒有人聽得見的。
米燕想著,不覺一身冷汗。有一次她半夜去廁所,沒有手電筒,去的時候內急,倒沒有什么,等到回來的時候,她的頭發一根根豎起,那種恐懼,她至今記憶猶新。
第二天, 米燕叫上裴爾君,說她們一起去給老師反映一下,看看能不能把男女生宿舍換個位置。男生宿舍在學校里面,到底還是安全一些。
負責后勤事務的老師聽了米燕的建議,把米燕從上打量到下:“這個問題我們不是沒想過,但是,男生比較多,女生宿舍住不下那么多男生啊。”這事就這樣不了了之。女同學們只好自己商量對策:晚上盡量不喝水,夜里不出宿舍。萬一憋不住,一定要叫個同學一起。
這件事發生以后,初三的女生們格外團結。在困難的日子里,人們更容易相互依賴,忘卻差距。那些過去嫉妒裴爾君家境好的女生,現在也漸漸忽略了這些不同。
預選考試之前,班級同學要和老師一起照畢業照。米燕借了裴爾君那件紫色的毛衣,頭發高高地扎起來,顯得格外清爽。幾個嫌自己衣服不好看的女同學,也都跟裴爾君借了衣服,她的衣服,件件都那么新潮漂亮。而她自己,還是穿著她常穿的那件荷葉綠的圓領外套。大家一起說“茄子”,“咔嚓”一聲,這群女娃娃的青春就定格在了那個午后的暖陽下。
預選考試那天,學校租了一輛大卡車。全班六十多個同學,都擠在車斗里。他們要到鎮上的中學去參加考試。米燕還從來沒有坐過大卡車,也沒有去過鎮上,她又激動又期待。
米燕只坐過一次三輪車。從淠河村到鄉鎮府,五毛錢一個人。那天母親和米燕都睡著了,醒的太遲。母親看看放在床頭的手表,已經快7點了。米燕一骨碌爬起來,臉都沒來得及洗,套上衣服,拎起菜缸就往學校跑。一路上她一直猶豫:要不要攔一輛三輪車呢?這樣可能還能趕上課。可是,五毛錢呢!就那么幾里地。她一邊跑一邊摸摸口袋里的零錢,還沒打定主意。一輛三輪車從后面開過來,停在她旁邊,開車的師傅和藹地說:“要遲到了吧,快上來!”米燕抬腳跨上去,三輪車一溜煙地跑,不到十分鐘就停在了鄉政府旁邊。
米燕下了車,覺得有一點點惡心。她從口袋里掏出五毛錢,遞給師傅。可是師傅已經發動馬達要離開了。“不要了。你留著買本子吧。”師傅丟下一句話就開走了。米燕心里充滿了感激,誰說現在的人,都只認錢不認人?世上還是有很多熱心腸的人的。
如今坐在這大卡車上,米燕又想起那個三輪車師傅來。她經常在路上碰到他,開著車來來去去,可是一直不知道他的姓名。
大卡車停在鎮上糧站賓館的門口,同學們陸陸續續跳了下來。這是一個四層的小樓,房間很快就分配好了:三個人一間,廁所在每一層的盡頭。吃飯的時候,大家圍坐在大圓桌四周,桌上擺著十來個菜,有葷有素還有湯。
米燕這才知道,原來鎮上人們的生活水平這么好!這是她第一次住樓房,第一次知道,廁所可以就在樓里。米燕想,等考完試回家,一定要給娘說說賓館是什么樣子的。
寫一篇農村題材的小說是我的夙愿。沐兒感謝您的閱讀和喜歡。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