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自古以來是我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稱。揚州地處江蘇省中部,有2500多年的建成歷史。揚州地處要沖,多富商大賈,揚州富庶甲天下。古今揚州都是旅游勝地,六朝之時就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之說。
揚州的古代文明和燦爛文化以及美麗的自然風光,牽動了多少詩人的詩情和游興。許多詩人寫下了有關揚州的優美詩詞。李白寫到“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杜牧寫道“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可惜這樣一處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春風十里的揚州城,到了姜夔的時代,卻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空城。姜夔慕名路過揚州,解鞍少駐初程。看到的卻是原先春風十里之地,現在盡薺麥青青。所到之處,都是廢池喬木。黃昏漸至,清冷的城池中傳來了戍邊號角的哀鳴聲。在這樣一座空蕩蕩的城市里面格外清寒。
姜夔感覺到廢池喬木都厭惡者談論戰爭。金兵的兩次南侵給揚州城帶來的毀滅性打擊,毀滅性的創傷,至今還深深的烙印在廢池喬木上。物猶如此,人何以堪?
面對這樣一座空城,姜夔遙想當年的才華橫溢,擅長寫詩的杜郎杜牧,即使現在重游揚州城也會震驚的說不出話了。揚州城現在的荒敗不堪實在難以讓人想象它過去會是那樣一座繁華的不夜城。姜夔想像即使有杜牧那樣的才情,即使他能寫出“豆蔻梢頭二月初”的驚才絕艷,他也再難以表達出內心的深情。這是讓人怎樣絕望的荒涼啊!
現在的揚州城,只有一輪冷月,一泓寒水,一座孤橋。還有那橋邊生長的紅藥。年年春風吹又生,年年怒放在橋邊。只是不知它為誰開來為誰艷?冷月、寒水、孤橋,就是揚州城這座空城的見證者。它們冷眼凝視著揚州城,它們見證了它昔日的繁華,但昔日的繁華早已經無影無蹤。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悲痛,浸漫著姜夔冰涼的心。這濃重的黍離之悲,亡國之痛,幾千年前回蕩在揚州空城的上空。讓讀者聽來也不覺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