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 星期日一 多云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全國婦聯等九部門聯合向省級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共三十條。
《通知》指出要堅持政府主導、各方參與、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的基本原則,進一步明確并強化政府、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庭等各方責任,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教育質量觀和人才培養觀,切實減輕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有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對政府、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家長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內容不可謂不全,其要求不可謂不嚴格,算得上上是一個好藥方。
其實,作為一個老教育工作者,這樣的文件,我不知道見過多少次了,但這些規定真正落實的卻幾乎沒有,學生的負擔更是有增無減,沒有半點減輕的跡象,不得不令人擔憂。
近年來,在學生減負的問題上,總是文件多落實少,雷聲大雨點小。這種現象被人們形像的叫做“只開方不抓藥”,只有方沒有藥病何以除。
減負不是看出過多少文件,關鍵是如何真正落實。應該把責任層層落實。而不知是下個文件就完事兒了。一切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
比如嚴禁在職教師參加校外培訓的在落實。喊了這么多年。還沒有見到哪個在職教師,因為參加校外有償培訓而被處理,學校和當地教育部門心知肚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再看本通知對校外培訓機構提出的要求也不少,如誠信經營、嚴禁超標培訓、嚴格教師聘用、嚴禁與升學掛鉤、控制培訓時間。
經不得不說是好經,可是這些經念起來并不容易。這些要求如何落實缺少的是嚴格的監管機制。讓考培訓機構自己管自己,豈不是形同虛設。
你到網上去看一看就知道了,那些校外培訓機構的招聘信息,都是明確要求招在職老師,許多培訓機構更是公開宣揚全是在職一線老師任教,用以吸引家長的眼球。
最關鍵的問題是教育考試制度和評價制度,如果一切以分數為王的現實不能改變,對學校對老師的評價,一切以分數說了算,那么談減負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負擔過重,關鍵是要改革現有的教育考試制度,應該參照國外先進的先進經驗,分層次教育,加強職業技術教育,改變千軍萬馬走高考獨木橋的現象。
現在國家已經重視高級技工的培養和使用,正在提高高級工人的待遇和社會地位,這是一種很好的開端。
但是我們的教育考試制度還遠遠沒有跟上,不管學生的素質如何,都要走考普通大學這條路。這也造成普通高校嚴重的資源浪費,培養出來的學生卻不具備應有的能力,即沒有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更沒有一點動手能力。
目前,我們的高職學校和普通大學沒有什么明顯的區別,只不過錄取分數低而已。而培養高級工人的學校有十分的缺乏且不規范,關鍵是學生和家長都不認可。
由于教育考試制度和考試制度的不完善,造成所有學生的學習目標都是能考上普通大學。其實許多學科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學生,其動手能力不覺得不好,除了學習成績不好其他方面都很優秀,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也見過不少。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在快速發展中存在不少問題,比如社會對職業教育存在不認可和歧視現象,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學生眼高手低,不符合企業的用人要求,和就業聯系不夠緊密,職業教育教師數量不足,操作技術的教學水平不足。
職業教育就是學者有其能,能就是技能,有技能就能就業,從就業提升到創業,這是每位事業成功者的成長規律。職業教育由學生選擇所喜歡的專業,突出動手能力和技能,適應學生的成長規律和社會的需求。
采取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有學科學習和研究能力的學生,到普通高校繼續深造,走理論研究的方向。,學科基礎不占優勢的但有動手能力的學生,走職業技能培訓的方向,成為懂技術會操作的工人。
不得不說,取得優秀學習成績的確是十分不容易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簡單的談減負無濟于事。只有對學生有不同的教育目標,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就可以有效地減輕學生的負擔。這樣揚長避短各得其所,通過不同的道路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