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女兒,我們從二人世界變成三口之家的同時,也多了一個家庭裁判,裁判的方式也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從無序到有序、從不安到平靜的演變,我也因這個裁判的誕生而變得平和、安靜。
記得女兒兩歲前,還不會說完整的句子,老公一次無意中搶了我手中的東西,惹的女兒不高興,哭個不清,等到她向爸爸要回書才停止了哭泣。爸爸的粗魯讓她感到不安,替媽媽打抱不平,老公也承認,“有人給做主了,不敢欺負你媽媽了”。我還曾經試過,對著孩子拍打爸爸,爸爸假裝哭,孩子雖然不哭,可是她表現(xiàn)出極度的不安和情緒低落。我和老公都意識到對著孩子應該注意形象。
兩歲后,女兒的語言豐富了,察言觀色的本領也增強了,如果看到我和爸爸爭執(zhí),她會先看我們的表情,如果我們笑了,女兒也笑了??墒羌幢闳绱?,如果我們說話的分貝太大,女兒就會大聲叫,然后雙手叉腰,跑到我們身邊來一句“我生氣”,泯著嘴,兩眼怒目而視,筆直地站著,儼然一個小大人,我們會立刻消停。
再后來,女兒上學了,表達能力增強了,聽到我們討論的聲音太大,特別是兩人同時說話時更吵鬧,她會說,“你們太吵了,不要同時說話,媽媽你先說,爸爸再說,一個一個來”。
盡管如此,偶爾我也有情緒失控犯錯的時候。記得有一次,女兒已經告知我太吵而我無視她繼續(xù)多說了幾句,沒想到女兒氣的渾身發(fā)抖,眼中噙滿淚水,我心中充滿了負罪感,趕快抱抱起女兒,告訴女兒“對不起,媽媽說話聲音太亮了,吵到你了。”
女兒真實的反應,讓我意識到即使在家里也不是你隨心所欲的地方,孩子與生俱來對外界的敏感,加之親子情感連接的緊密,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她。
現(xiàn)在,女兒都成了調節(jié)我說話聲音的指示燈。感謝女兒這個家庭小裁判的誕生,讓我的家庭更加和諧,也讓我們遇見更加平和的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