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主任,周末好!
這周的作息進行了一些調整,中午上班的時候已經不犯困了。本周四,五進行了學習考核,包括理論以及操作。以下為第三周的學習心得,不足,以及改進方案。
壓宮底,床邊交接班,陰道出血測量方法,順產剖宮產術后護理等操作,在剛入科的時候已經有接觸了,林紅老師也有介紹一遍。這周細節指導。
壓宮底,床邊交接班。之前的產房經驗是按摩腹部找到子宮底,巴掌側著往下壓,壓出積血。到省立學習,老師教的是拳頭往下壓,更好使力。剛壓的時候手勢不對,食指關節還是會凸出來,看產婦表情很痛苦,交接班出來護長指導手勢需要調整,第二天還是一樣。偶然看到夢玲老師接病人時按摩子宮底,很自然,病人沒有明顯的排斥感,及時向老師取經:壓宮底前要先跟產婦做好溝通,讓她有思想準備,可以讓她抓著自己或者床欄,心理安慰。壓前按摩子宮,讓產婦放松,注意手勢。出來后拿枕頭多練了幾遍。改進方案:繼續鞏固熟記子宮底產后所在的位置,早上查房交班的時候主動接病人,及時問老師,護長手法情況。
陰道出血的測量方法包括,稱重法,容積法,面積法,目測法,其中臨床最常用的是稱重發,穿測量褲,用專門的測量小鉤稱評估出血量。還有就是聚血盆測量,滿盆500ml。
順產及剖宮產術后傷口護理,其中順產傷口護理4個,保持會陰的清潔與干燥,碘伏消毒bid,勤換會陰墊。避免傷口裂開,大小便時不要太用力,坐下的時候收縮會陰和臀部再坐下,便秘時可用開塞露。 多做縮肛運動,有助于括約肌收縮及恢復陰道緊致。 經常留意傷口至產后兩周。出院后傷口又不舒服及時回院就診。
改進方案:還沒幫產婦沖洗過會陰及用碘伏消毒,第四周排了夜班,向夜班老師學習,老師操作一遍示范,自己操作一遍給老師看,可以的話,接下去做其他產婦的會陰消毒。
剖宮產的傷口護理4點。保持清潔干燥,避免感染。鼓勵新媽媽手術后多散步,能幫助盡快恢復胃腸系統功能。少活動,不要提重物。盡量避免疤痕產生,避免太陽暴曬傷口,同時也不要手去抓癢,以免加劇局部刺激。每天用手輕輕按摩傷口3-5分鐘,可有效減少疤痕產生。
除了新學習的操作,每天上午還有3個寶寶及做母乳喂養。寶寶沐浴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寶寶臉部的清洗,兩邊眼睛要換不同的角,不能同一邊,就怕寶寶一邊眼睛有炎癥,如果不分開,容易另外一邊也感染。 母乳喂養29床媽媽,右側乳房出現了硬節,林紅老師指導產婦多按摩,用酵母,面包團外敷。沒喝的時候敷上,孩子要吃了,洗干凈乳房,讓孩子吸吮。然后再繼續敷。一旦乳房出現了硬節,需要時間,一時半會兒好不了,需要嚴密觀察,做好母乳喂養及交班。
改進方案:寶寶沐浴看起來簡單,實細節地方很多,這個操作做的很不好,每天洗3個寶寶,按照主任教的方法,先洗背部,及洗凈寶寶的雙手雙腳。男寶寶注意陰莖的清洗。胎脂多的寶寶用液體石蠟去除,少用干棉簽擦,出現皮膚發紅不能再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