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騙子千奇百怪,騙術花樣繁出,但所有的騙局最終目的都不外乎一個字——“錢”。接下來,我將自己與身邊人遇見的各種騙局做個整理,希望能為大家敲個警鐘。
一免費贈送禮品型(其實要收錢的)
第一次見識到這種騙局是在高中校門口,來了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男騙子拿著一些洗發水等生活用品,女騙子拿著一張表格,上面簽著一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兩人聲稱,只要在上面簽名就可以獲得小禮品一份,有同學簽名后,兩人就改了口風,說要收錢,同學不要禮品了也不同意,說你已經在上面簽了名。這類騙局說白了就是些三無產品的強制推銷手段,一般會尋找看上去柔弱的對象下手,讓你簽名可能是想讓人有所顧慮,畢竟誰也不想讓壞人知道自己的一丁點兒信息。
第二次遇到這種騙局的時候是我上大學的時候,騙子這次稍微變了下手段。在超市門前有個女的把我攔了下來,說讓我支持她的工作,要送我一套洗發水(騙子們還挺喜歡送洗發水的)作為禮品。我第一反應這是不是超市的促銷活動,因為那家超市經常會在門前擺一些打折商品來賣,這位騙子小姐把東西塞到了我的手上,卻不讓我離開,我把東西還給她她也不接,說是要免費給我。細問之下才明白她的邏輯,她說東西是免費給我的,但是我得為她的服務付費,出錢了就是支持了她的工作。我腦袋的斜上方冒出了三個問號,這位騙子小姐的邏輯與常人不同啊。
遇到這種繞著彎的想讓你出錢買些三無或者假冒產品的騙子,大家拒絕的態度一定要堅定,要是他們一個勁地拉著你,那建議你甩下衣袖就跑。
二免費美容型(也是要收錢的)
我是在武漢讀的大學,根據我的觀察(可能存在例外情況),那些在地鐵口步行街處,青壯年男性發的小卡片不要接。特別強調兩個點:青壯年男性、小卡片。一般發傳單的都是學生或者老人兼職的比較多,傳單大概A4紙大小。那些青中年男性遞給你小卡片后,會告訴你店鋪有免費做臉等諸如此類的活動,如果你真的去了,就會給你臉上抹上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東西,完事后就獅子大開口了。我有同學就遭遇了此類騙局,說洗臉是免費但用的護膚品是要收錢的,開口就要500,后來我同學還價到180才脫身。
我自己也碰見過這樣的人,剛開始以為只是一般發傳單的,接了小卡片就走,那男人在后面又追了上來,聽到我們不去店里,又把卡片要了回去,態度還特兇,社會社會。
所以我現在看見那些守在地鐵口的青壯年男性發的卡片,一律不接,對于口里一個勁念叨免費美容的聲音,充耳不聞。要是不幸中招,被人騙去店里強制消費了,可以報警或打可靠朋友的電話求助,實在不行也要還價。
三求助路費型(他們才不是真是需要幫助的人)
我曾在光谷的天橋上一個月遇見了三次,每次都給了三塊到五塊不等。因為錢不多,而且求助的人看上去也挺老實的,所以抱著最后一絲信任給了他們錢。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對中年夫妻把我攔了下來,說他們被小偷偷了,那女人還給我看她的包,包空空如也,包的底部的確有一個刀口,但給了她們錢后回頭看他們依舊在那找別人要錢,我才醒悟過來,這類騙錢方法就是走量的。
接下來說一個獅子大張口類型的,是我和室友兩個人一起去搭地鐵碰見的,騙子是一個年輕的小哥,把自己收拾的倒挺干凈整潔的,人看上去也挺面善。他拖著一個行李箱,跟我們說他是一個動物保護協會的義工,來武漢住酒店的時候被人偷了財物,現在要搭高鐵回上海,希望我們先借給他買票錢,并且承諾他回去后一定會還我們錢的。
特別搞笑的是當時我和室友都誤會了他的意思,以為他是缺買地鐵票的錢。武漢地鐵價格便宜,全線票價也就5塊錢,我們給他零錢他不接,我室友還直說不用客氣,不用他還了。他可能是覺得和我們溝通不暢,然后直接說是向我們借買高鐵票的錢。
好幾百塊呢!我的心一下子就警惕起來了。說你可以報警求助啊,騙子說已經報警了但沒用;說你可以請朋友幫忙啊,騙子說朋友去了外地沒回來。看出了我們的懷疑,騙子說要把電話留給我們,然后再三保證一定打得通。這個騙局的破綻實在是太多了,而且一般人不會請陌生人借幾百塊車費。最后我和室友一分都沒給他,直接說趕時間走了。
有個后續,一年多后,我的另外一位朋友,在地鐵站借給了別人200塊車費。留給她的,是一個再也沒打通的電話號碼。
四網絡詐騙型(潛伏在網絡的騙子有很多)
1.電話詐騙
我接到過兩次詐騙電話,兩個騙子都是男性,都操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第一次是在學校和朋友聚餐,騙子打電話過來說猜猜我是誰,我隨口編了一個名字,對方很開心地承認了這個子虛烏有的身份,要和我聊下近況,我當時急著吃飯就直接掛了他電話。第二次是下班了在家打游戲,我剛接電話,對方就說小李啊,我是領導,明早來我辦公室一趟。我又直接掛了電話,因為這不是我們領導的聲音,在公司沒人稱呼我為小李。這類冒充熟人的電話詐騙,最終的落腳點都是請你借錢。
2.QQ詐騙
我遇見過幾次QQ詐騙,騙子的套路都差不多。先盜取別人的QQ號,然后給他的好友群發抖動窗口,回復了消息的人就會被鎖定為詐騙目標,一般是請你借兩百塊充話費。要留心,充值的賬號一定不是你朋友的,他會借口說換號了或者這是朋友的賬號。有個久未聊天的朋友跟我發了窗口抖動后一句話也沒說,我就知道她可能被盜號了,和騙子聊了幾句,說到充200塊話費的時候,我就直接跟朋友打了電話通知她被盜號了,最后果然沒錯。
3.微博+微信詐騙
有朋友是某組合的粉絲,在微博經常轉發他們的相關信息,某次演唱會前夕,有個人在微博下面留言說是有門票出售,價格也挺合適的,于是兩個人就加了微信詳聊。對方朋友圈都是各種演唱會的出票信息,看上去的確是個票販子,TA要求微信轉賬,朋友跟TA說擔心給錢了不給票,然后對方直接在微信里發火了,說就你這幾百塊錢誰在乎啊,你要覺得我是騙子就不買了吧。TA這樣以退為進,虛實結合的詐騙手法打消了朋友的疑慮,因為這位朋友以前也在非官方渠道買過票,最后是順利拿到票了,不過當時走的是淘寶。朋友打錢過去后對方說馬上發貨,隔天朋友問單號多少直接被拉黑了。最后朋友在微博上發了揭露此人是騙子的聊天截圖,但并沒有引起什么水花,最后不了了之了。
4.淘寶騙局
冒充淘寶客服的騙局也是層出不窮,各大搜索引擎可以搜到一大堆新聞,不過我和身邊朋友暫時還沒有遇見過。我遇見的是包裹到付騙局,當時我已經去了別的城市,有天接到了武漢的快遞電話,說有我的到付快遞。首先我買東西都是線上付款,其次別人寄東西給我也不會讓我付錢啊,最后我給武漢的朋友發信息確認了下也不是她的快遞,于是我選擇了拒收。后來我查了下,這類騙局是騙子獲取了你的信息之后,找些不值錢的東西寄給你,然后有些人會因為好奇心買下這個包裹。
5.打字兼職騙局
前段時間經常在微博評論中見到此類騙局,各大招聘網站也有很多打字兼職信息,而且騙子設置的酬勞還挺高,千字三十至一百人民幣。大約三年多前我曾經跟一位所謂的招聘人員聊了下,對方說會寄文稿過來,等我完成錄入之后再結工資,但我得先付文稿費或者運費給他。當時我要求看下他們公司的營業執照,對方發過來一張截圖,特別假,然后我直接表達了質疑聲,后來這個人還問我假在哪里,當然不會告訴TA啊。去年我朋友也添加了這樣人,不過他們現在設的局更加精巧了些,現在是收取入會費了,而且入會之后如果想要升級的話還得交錢。醒醒吧,有些新手作者寫的原創文章都沒有千字三十,更何況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純打字呢?
現代社會,我們的私人信息高度透明化,信息泄露現象已經十分嚴重了。一些日常的社會活動需要我們提供完善的個人信息,但這些網站或機構當初承諾的保密協議似乎做的沒那么好,有心存惡意的人還是在某個渠道知道了我們的姓名、年齡、住址等信息。我們提交信息之后,信息流向何方我們無法控制,希望相關部門能加強公民信息保護。
最后,期待天下無騙是不現實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擦亮雙眼,不要被騙子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