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一句納蘭性德的詩: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這句詩是我學(xué)生時代最喜歡的句子,曾經(jīng)手抄在課本扉頁上。我喜歡這句詩的時候,正值敏感多愁的年紀(jì),有詩意的悲情氛圍對我吸引力極大。
正是風(fēng)輕云淡的年紀(jì),生活中值得煩心的事不多,但對于詩詞的體會和感思卻比現(xiàn)在深刻許多。
也許這兩句詩映襯了當(dāng)時初戀情感,豐富而敏感,帶著很多對愛情的幻想,愛情短暫的停留后很快消失在青春歲月中,留下一連串的感傷。
也是那時,我喜歡讀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喜歡那種同樣意境幽美,有些不舍又無可奈何的感覺。也許初戀的感覺就是如此,就是淡淡的憂愁,卻也帶著深深的眷戀,看著像是無病呻吟,但卻是真實存在過的情感。
時間總會過去,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
曾經(jīng)喜歡的詩詞回想起來依然會有感觸,但卻不是那種意醉神迷的感觸,只留下淡然的欣賞。甚至有時候想起過往年少的多愁善感,會認(rèn)為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然而,真的是年少不識愁之味?現(xiàn)在認(rèn)為并非如此。因為初見的樣子本就如此,就像十一二歲時,我會沉迷在《流星花園》的愛情故事,十五六歲我會對《仙劍奇?zhèn)b傳》的愛情故事著迷,而二十七八歲后我只對《因為愛情》的旋律有些許觸動。
人在不同的階段,對愛情的認(rèn)識都不同。無所謂何時深刻,何時膚淺,也無所謂何時高尚,何時卑微。
年少時的愛情就是“初見”的美好,像是有一束朦朧的光,把所有的情境都襯托得如同夢境。但在當(dāng)時的自己看來,這一切的快樂、浪漫、悲傷都無比真實,并且堅信那就是愛情本來的樣子。
年長一些,我不再有太多機會沉浸在傷春悲秋的意境中,愛情的樣子變得更具體而現(xiàn)實。這是生活被歲月的刀鋒打磨,消掉棱角后少了很多意境,剩下的愛情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看起來被歲月打磨的過程有些無奈,也有些殘忍,但這就是人生的真相。人生的真像,不是“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而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愛情的真像,也不是定格在某一瞬間的擁抱,和一句詩情畫意的表白。愛情的真像,或是相濡以沫,帶著很多縮影:熱戀、平淡、爭吵、溫情……或是相忘于江湖,帶著類似的回憶:熱戀、爭吵、清淡、分別……
無論是相濡以沫,還是相忘于江湖,愛情都隨著歲月變遷時刻在變化著。從這個角度來看,并不必糾結(jié)于愛情應(yīng)該是什么樣子,而是去發(fā)現(xiàn)愛情現(xiàn)在的樣子是什么?
是一個溫暖的吻,是一次共同回憶“初見”的美好,是一次意外的驚喜,是一段歲月靜好的相守……
人生不會如初見,那又何必秋風(fēng)悲畫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