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哪個小孩子能描述你目前的境況?為什么?
我們自省能力強,認識自己,是一次自我成長的機會,看到不足,愿意成長,有愛心,一群特別的人。
學習方式不同,一般培訓用腦,我們用心,角色扮演,體驗活動。
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方法,講師如何帶導,入門容易,從模仿開始。可以引領我們走得很深。一直學下去,沒有盡頭,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習。
凱特王妃教導喬治小王子,兩本書“零到三歲的正面管教”,進入中國,父母收益。
空杯心態,每次學習都是新的起點,新的角度看這個活動。角色和身份的不一樣,以前是家長教師,現在是講師培訓。家長的身份,繼續學習這個理念。七天學習,留下來的是感覺,興奮,激動,高老師七次助教,一點一點加深,無論之前學過幾次正面管教。
觀察,學習,體會,學習我如何帶導。
帶導,有不斷提升的空間,新的角度,新的高度。家長的角度,講師的角度。
實現自我提升,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遇到困難的時候智囊團幫忙一起解決。
幫助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慢慢使自己豐富起來,自己的性格和理念。教育孩子的同時教育自己。
身邊的能量,遇到另外一個自己,找到一個平衡的自己。
有所思考,有所行動。
完善自己,系統學習,
用到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中。
任務疊加,???
學有所成,學以致用
幫助到自己孩子,幫助學生和家長
這個世界在殘酷懲罰不懂改變的人
用正面管教的語言,自己爽,別人也爽
一棵樹,穩扎穩打,
和孩子斗智斗勇。
閃閃發光的優點,照亮我們的課室,
從自己這里來,投入,思考。
伙伴彼此之間的學習。
【課堂公約】
讓期待完滿達成,制定課堂公約,自己指定的,努力遵守,沒有壓力,樂意去遵守,鮮明集中地參與正面管教的課堂,我要做,不是他要我去做。我自己去思考自己該怎樣做。【講師】做公約
【課室分工】
每個人為集體做貢獻,帶上講師的帽子,讓學員感受到價值感和歸屬感,人人有事做,事事做人做。
【跳凳子游戲】別人讓你怎么做,別人不一定做。
懷疑這個指令的時候,不合理,有危險性,不喜歡的事情,孩子會反抗?
家長:有的孩子可以做到,有些孩子做不到,要么我說你不聽;要么不按照我說的去做。有的人坐上去的,有的人跨上去了,種種表現。(講師角度):體驗比說教重要,被動的執行者,通過活動體會到我們學習的目的是什么?
當一個人提出一個過高的要求的時候,我有什么樣的行為反應?
我作為一個講師,我學習了,對自己提出過高的要求。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學過正面管教,已經不一樣,對自己有一個期盼,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對家長也有這樣的期待:學過兩天了,還是認為懲罰有效,有能力來影響你!!會沮喪!每個人接受的程度不一樣!有的人可以跳,有的人跳不上,客觀事實!包容——如何帶導??如何站到椅子上??慢一點,扶著椅子背,互相扶著站上去,有很多方法站上去,有快的,慢的。
【挑戰和期待兩列表】家長的角度,若干年后孩子成年,他擁有幸福的人生,自己快樂有成就感,也能對他人做出貢獻。(看到兩列表,你有什么感覺?)問題朝著期待方向努力,挑戰是行為層面,期待是品質層面。沒有一個孩子是百分之百具有這些品質,沒有關注孩子具有的品質。(品格和能力)大部分是品格,決定命運的是品格。能力越大,對社會危害越大。品格才是決定孩子哦哦重要,有了品格才能幫助孩子。缺失品格,
我們關注孩子的行為,和幸福人生有多大關系?品格是虛的,行為是實的。背后有很多原因,孩子的行為中,有這些品格的種子,能不能成為培養種子的機會??玩手機培養什么品格和技能??專注力,堅持,合作,……玩手機也能培養那么多品格和技能!每個挑戰行為都可以成為培養孩子品格的機會。
挑戰到期待是依然而然發生的嗎?需要正確的教育方法!正面管教!改變孩子的挑戰行為,培養孩子的品格技能,教育的gps,把孩子帶到哪里??目標有了!途徑有了!現在看挑戰,感覺如何??挑戰來了!錯誤是成長的機會!太棒了,學習的機會來了!!!究竟是帶來挑戰,還是培養孩子的品格和技能!!!(家長講師)讓家長覺得前途是光明的,把他們從悲觀里面拉出來!從頭到尾大家都參與,自己去發現!家長的心態,會放輕松一些。高:帶著困擾,愛學習,心情是低沉的,通過這個活動我們的心胸開始打開,有盼望,挑戰也有機會,對接下來的學習產生期待,找到教育的目標和方向。把目標關注在行為上,教育是用什么途徑和方法來培養品格和技能,才是最重要的!
一幅圖,在哪個狀態。
早上第二次
【ok手勢——行大于言】“”請把手放在額頭上!“”實際動作在下巴
啟發:行大于言,我們的指令是否清晰。我們平時習慣說教,離孩子越近,是否影響孩子啊。我們的言行不一,給孩子帶來什么?“你以前也這樣說,但是也不這樣做。”回到兩列表,哪些也是我們存在的挑戰。我們認為能力比孩子強,但是品格不一定有這樣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心目中有一個完美的孩子!!
行大于言,行為的影響力大于語言的影響力。我們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我們也要努力成為這樣的人。我們總想改造孩子,改造自己,太難了!!孩子被我們塑造了,出生后時時刻刻在塑造孩子。一歲前的嬰兒都是高明的心理學家。“哭聲免疫法”,哭不抱,不哭才抱!孩子哭了七秒鐘有人來抱,世界很安全;二十秒沒有抱,懷疑世界,世界不值得信賴。一分鐘兩分鐘,華生的實驗。??
改造孩子,還是改造自己?愿意為你舍命,不愿意為你改變。
【啟發和命令】一個小孩對著兩排人,16個人。說兩種不同的語言。
感嘆號,直接點。問號?繞個彎,一樣到達。命令是直接指路,啟發的話可以培養孩子的品質。孩子最終沒有到達自己想要的點,“要讓身體清爽,你該做些什么?”“我都不命令你,你還想怎樣?”
如果孩子沒有按照我們說的去做,好奇心的英語,原來你覺得不臭,覺得換件衣服可以解決?哦,這樣。學一套新的招控制孩子?!!這樣不叫正面管教!!孩子心里想:不要這樣虛偽!!叛逆,真的是希望你是這樣做的!!家長還是覺得要洗澡!說來說去還是要控制我!!應該放下控制,讓孩子做主!!!
【理念】每個工具背后也有理念,【出示理念】
1尊重和平等,和善和堅定并行。【角色扮演】“”一、小芳,今晚九點一定要完成作業。“”你的決定是??“”我和善嗎?“”又和善又堅定!!二、“(媽媽蹲下)小芳,你打算幾點完成作業??”“九點”“媽媽相信你一定能在九點前完成作業的”你的決定是??這一輪和善嗎?堅定嗎?
兩個扮演不一樣,蹲下,尊重。第一種,我是外表很和善,本質是命令,和善的堅定,照我說的做,沒得商量!第二輪:和善和堅定,讓孩子做主,給孩子自己思考選擇決定的權利。內在的尊重,相信你,允許你自己做主,和孩子是平等的,讓孩子做主。
2.【不嬌縱不懲罰】怎么可能不懲罰!爾森:懲罰有效果,短期有效。之所以不懲罰,原來有一套不懲罰,而達到我們的目標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變錯誤。
3.孩子的每個行為都是為了尋求價值感和歸屬感。價值感:我是能干的,做貢獻。歸屬感:得到別人的幫助,接納,良好的行為是為了尋求價值感,不良行為也是為了尋求價值感?通過不當行為來尋找價值感。
4.
5.
6.關注問題的解決,
7.感覺好才能做得好,懲罰帶來負面的感覺。自己感覺好起來,孩子感覺好起來。
8,建立連接,和孩子建立親密的關系。9.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愛孩子是動物的本能,我是你爸爸媽媽,你不相信我,你相信誰,你不聽我的,聽誰的?聽我的你就有陽光大道。
(高老師扮演)“幾點了,在干嘛,十一點還玩手機,青春期,影響身體發育,那么大還讓媽媽那么操心,看你這樣我焦慮死了,對眼睛不好啊,你知道了嘛?”啟發:你感受到了對孩子的愛了嘛?為孩子焦慮擔心,孩子感覺不到孩子的愛!無效,對孩子有更大的傷害。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1.自卑和超越,一件事情的兩面,成為更好的自己,健康的,一定度內是健康的,追求優越。自卑感,才能超越。
2.每個獨立的個體都是整體,個體的整體性。寫作業拖拉,不能單單從寫作業拖拉,包括內心整個人的需求信念,了解他整個人,有一以貫之性,不是偶然,是必然。整個人決定。
3.人的行為都是有目的的,他的最核心的目的是尋求價值感
4.人有社會興趣,人都想為社會他人建立貢獻,社會責任。
5.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人格平等,
6.人與人之間是相互尊重,我們自己降低自己取悅孩子,尊重他們首先是尊重自己,。
7.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邏輯,發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詮釋他。下午學習私人邏輯。(自己要學,才能理解背后的,讀個體心理學的書)正面管教不是一套心理學體系,但是擁有這些心理理念。
【收獲】和善的堅定——和善的堅定;建立情感連接;少說多聽;行大于言;家長看問題的角度要轉變;“錯誤是成長的最好的機會”和青春期孩子解決問題的七個步驟,!!(想了解)往后跳,任務分配,孩子不愿意當大任,任何事情做到極致都是最美好的。教育是有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