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可以很有意義,學習可以很有樂趣。今天我從一個故事說起。
故事
我們先聽一個故事:小高和小慢
從前有兩匹馬,第一匹馬是個年輕的奔跑高手(我們姑且叫祂做小高吧),另一匹馬是個速度較慢的家伙(我們給祂起個名字叫小慢)。兩匹馬同時領到主人的任務:需要把一些貨物盡快運送到山那邊的另一個小鎮,路程大概一天左右,并且把貨款帶回來......
小高一聽興高采烈,這個小鎮我聽說過,不就是走過幾個道口,翻過山、再過個湖得到了嗎?像我這么快的速度,哪用得了一天?頂多半天就到啦。
小高心想:這任務也太簡單了。看主人還打算介紹其他。小高趕緊說:我都知道,都知道啦,保證完成任務......:說著,小高一溜煙跑去領貨物。
領到貨物,小高飛速得把貨物往背上一扔,回頭看到小慢還在輕聲得跟主人說著什么......小高輕蔑得笑笑:“切,這個小慢,每次都慢吞吞,拿完貨物趕緊出發不就得了,還磨嘰半天跟主人告別,不知道早點干完早點玩耍去嘛?簡直就是個呆子。我這么快的速度,估計等祂出發,我都快走完一半路程啦。不等祂了,出發.......”小高一邊想著一邊已經一陣風似的沖了出去。
再看小慢,祂還在仔細聽主人的話,了解任務細節:主人說:這趟任務相對簡單。你一共要過兩個道口。第一個沒什么特別,不過過第二個時你得注意,那是個岔道口,你一定要走右邊的那條,左邊岔道可就是個循環路,會讓你又饒個大圈又回到我們這個鎮的.....
小慢聽到,趕緊記了下來,謝過主人后祂先是把貨物領回,然后仔細的整理之后再按照貨物體積大小做了分類碼放,最后背上貨物穩穩得出發了,這時已經比小高晚了不少時間了。
好了,我們再來看看小高現在到哪兒啦。小高這時早順利得過了第一個道口,來到了第二哥道口,這時祂突然發現這是個岔道口:左邊、右邊,到底走哪條?算了,就選左邊吧,估計哪條都能到吧……
小高快樂得哼著歌,蹦蹦跳跳地選擇了左邊的道繼續往前疾馳,走著走著,徒然感覺背上一松,接著聽到哐啷一聲,背上的貨物因為碼放不平衡,重的那半邊繩子突然斷裂,整批貨物全部摔落到地。小高嘟囔著:怎么這么寸?算了沒什么,收拾一下不就得了。
小高費半天勁把貨物搜羅起來,又胡亂打了個包,背上繼續往前跑,走著走著,感覺有點奇怪,怎么還沒到要翻的那座山?是不是剛才路走錯了?
小高回頭看看,都走了這么多路了,再回去得多浪費時間啊。算了,人家不是都說條條大路用羅馬嘛,肯定是能到的,繼續往前走吧,于是又加快速度飛快的向前跑去.......
說到這里,估計大家都知道結果了吧:小高因為走錯了路,最后又返回了原點,更糟糕的是:祂背的貨物因為半路摔到地上過,有大半都摔壞不能用了。
主人非常生氣,小高委屈得說:我這還不是想幫您快點完成任務嘛,我又不知道那個岔路口該怎么走;真是的,我也不想這樣的,沒有功勞還有苦勞嘛……
我們再來看看小慢,小慢提前跟主人確認好了路線,并且仔細得記錄下來,同時,在出發前,再三檢查了自己身上所背的貨物的捆綁是否平衡扎實。于是小慢最后穩穩當當按照主人的指示順利得完成了任務,第二天返回帶回了主人要收的貨款。
故事來源于生活
故事到這兒就講完了,話說這是今天在送孩子上學時路上編的。那么,我怎么想起來給孩子編個故事呢?這要從早上孩子做圍棋題說起。
孩子昨天作業完成得拖拉,把每天該練習的圍棋題給落下了,于是我跟他說好昨晚先睡覺,早上早點起來再補做圍棋題。于是早上比往常早了20多分鐘叫他起床,他磨嘰了半天倒是起床了,最后很快做完了題,還把前天錯題也改了。我趕緊發給老師,結果如下圖:
真的是無語,于是,有了上面的那個故事。我跟孩子說:你看寶寶,今天你早起做圍棋特別棒。花了時間,花了精力,但是結果都是錯誤的,那你的努力都白費了。如果方向不對、不仔細、不認真,沒有好的結果,那么不僅白做了努力,而且也是浪費你自己的時間啊……
借鑒
送完孩子上班的路上,想起了上面故事的豐富版(跟孩子說的時候沒有這么詳細)。雖然這是個類似童話的故事,開始編它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理解仔細認真做作業的意義。但想著想著,突然意識到:其實我們成人生活中,又何嘗沒有類似的情況?又何嘗不需要從中得到啟發?
一、忌目的方向不明確就盲目開展工作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速度快慢雖然會有差距,但是目標方向是否正確則完全決定了你要做的事是否方向正確。就像上面故事中兩匹馬的任務,小高雖然速度奇快,但錯誤的方向直接導致了它的任務失敗。所以,方向的錯誤直接就是毀滅性的,方向錯誤的話,其他任何的高效或方法都只是0后面的無數個0,起不來任何意義。
在任何事情任何工作前,了解掌握方向的正確性就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有了正確的目標方向,就像豎立了一個1,那么再通過后面的方式方法和效率,我們才能不斷得加大數字級別到10、100、1000~1,000,000,000.......
二、前期基礎準備工作的重要性
目標方向明確之后,我們不能忘記基礎準備工作的重要性。萬丈高樓平地起,多高的高樓都是建立在堅實的地基上的。故事中的小馬小慢雖然“浪費”了時間去根據貨物大小重量整理碼放貨物,但這看似浪費的事情,恰恰就是后續任務的基礎工作;而小高仗著自己速度快而隨意背上貨物,卻不得不在半道由于貨物重量部平衡摔落貨物,不但延誤的時間而且還打碎了貨物。
三、正確了解流程、細節要求的重要性
故事中小高的另一個問題是:祂自以為自己一切都知道,所以不愿意像小慢一樣仔細聽主人描述任務注意事項,尤其是關于岔道口的細節,導致了后面的差錯。
工作中,我們也碰到過類似的情況:某員工以前做過一項工作內容,時隔幾年,領導安排Ta重現負責該工作,考慮到Ta需要再鞏固一下任務內容,領導還安排了相應培訓。但這位員工在工作時還是犯了一個大錯,出具的對外性文件不僅用的是錯誤的模版,而且文件內容直接從接收的內部信息中復制粘貼,連重要的公司、金額等信息都是錯誤的.......
四、出現問題,不找借口,先從自身找原因
故事中,小高在最后主人對祂的任務完成情況不滿意時,找了一個理由是:我又不知道岔道口......
不知道岔道口是因為小高沒有仔細聽完主人的任務安排和指示;另外,即使主人沒有說明白,小高其實仍然可以向主人問是否有何注意事項。
這樣的場景在職場的工作交接中常有發生:A把工作交接給B,B有時會忽略一些信息并且也沒有及時向A問起,最后問題出現時,B會抱怨A:這A交接怎么也不說清楚,我怎么知道還有XX這一步?......
我們暫且不提A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交接需要主動詳細、講過之后還需附有培訓資料,并帶著B再做一遍等),單從B在接收一項新任務時,與其后期因為交接不明確而相互抱怨,B需要從自身接收學習一項新任務時更認真更仔細,了解流程,在交接過程中多思考多提問,最大限度避免未有效溝通、未達成一致的情況。
五、精益求精,把“苦勞”變成“功勞”
小高為自己得任務失敗找的另一個借口是:再怎么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沒有功勞還有苦勞”這一說法,是我們一般辛勤工作的人們常常愿意提及的,包括我原來也是這樣理解的。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越來越發現,光有苦勞是不夠的,你首先必須要目標方向上的正確,才能保證你的“苦勞”不是“瞎干”;只有正確理解了流程、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工、并且逐步發展成熟練、高效,甚至是智慧的干法,才能讓你的“苦干”不是“蠻干”;只有逐步打磨自己的能力、對結果做到正確展現、精益求精,才能使你的“苦干”變成“功勞”,真正產生價值。
總結
小高和小慢的故事講完了,在編故事的過程中,我發現:這不僅僅是一個童話故事,也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做作業不認真態度的一個教育故事;其實,它更是你我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的情形的一個故事版體現。
一、忌目的方向不明確就盲目開展工作
二、前期基礎準備工作的重要性
三、正確了解流程、細節要求的重要性
四、出現問題,不找借口,先從自身找原因
五、精益求精,把“苦勞”變成“功勞”
愿我們都從故事中收獲正能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參考以上幾點總結,讓我們每天愉快的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精益求精的美好作品。
PS. 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圖片作者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