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中,她被描述為:一個有著良好出身的公主,有父母的疼愛,住著花園式的房子,每天快快樂樂的生活,在這里和動物們和平共處——無論是小白鼠還是天空上的小鳥。然而這一切,都在母親突然離開的那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不再是爹疼娘愛的小公主,變成了灰姑娘,但她依然樂觀,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闖出一番名堂,改變自己的命運。
從公主淪落為蟻族
從美麗的主人房住到了仆人房,向著前途迷茫的未來進發,她不知道前方等待著的是陽光還是黑暗,這不僅僅是灰姑娘的生活寫照,更是多少中國青年背上行囊離開家鄉來到陌生城市打拼的生活場景。我們離開了生我養我的故鄉,來到了一座龐大卻又陌生的城市,遙想當日,我背著行囊,托著厚重的行李箱離開故鄉前往夢想中遍地是黃金的深圳。剛下車的那一刻,我雄心壯志,心里在對這座城市吶喊!深圳,我來啦!我一定能夠用我的努力,在這里找到我的愛人,擁有屬于我的房子、車子,成立我的家庭,我不是富二代,但我要做富二代他娘,我要創造一個富二代出來。
現在想想,如今的自己再次回到原點,是否還有那般的豪情壯志。曾經在羅輯思維節目中,聽羅振宇講過,二十年前站在西單的天橋上,他望著滿街的車流,剛剛畢業的他可以自信的喊出:北京我來了,我一定能夠用我的努力,在北京找到我的愛人,擁有我的房子,成立我的家庭。同樣的場景,20年后的今天,可能任何一個剛剛畢業的年輕人,都難以在西單再重復上述的豪情壯志,原因就是北京上漲的房價,高昂的物價,讓蝸居都變得不那么容易,更何談擁有自己的房產呢?
大多數在一線城市打拼的青年,有著和灰姑娘類似的生活經歷,在名牌大學里老師眼中的天之驕子,懷揣著畢業對未來的理想,并且隨著學校的畢業開始了自己在大城市奮斗的過程。結果,現實往往是殘酷的,當灰姑娘以為自己的生活會一輩子不變,一生幸福的時候,命運卻和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貓晚,領著小鳥的伙食,操著賣白粉的心,住著狹窄的房子,一睡就會嘎吱作響的床。這往往是多少大學生剛剛工作時的情境。在一線城市的角落,在深圳的城中村中,在北京的地下室里,有多少夢想著明天的年輕人在里面生活,在其中起居,這就是大部分人生活的起點。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年輕人的潛能其實非常大。正如著名管理學大師斯蒂芬·羅賓斯在其小冊子《做出好決定》里面說的,任何人的選擇都存在著一個顯著的錨定效應,所謂錨定效應,就是人類會不自覺的給予自己最初的選擇過多的重視傾向,我們會給一開始的信息過多的關注,而這個也會直接導致我們的選擇,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你的終點取決于你的起點。而一線城市對于大部分年輕人而言就是如此,當我們所有人都想象著當年大城市的美好的時候,一個個義無反顧的前往了大城市。但是,很多人只有真正來了北上廣深,成為北漂、深漂之后才真正體會到一線城市生活的不易。
每天清晨,正如灰姑娘在5點準時響起的鬧鈴一樣,多少和灰姑娘一樣的人,在天不亮就從被窩中爬起,向著工作地點疾馳而去。但是,等待著他們的并不是一個個大項目,多數和灰姑娘的工作類似,就是在繁華的辦公樓中一個小小的格子間里面,每天辛辛苦苦的做著各種打雜的活。擠壓著他們的是一線城市高昂的物價,擁擠的交通,還有那想都不敢想象的房價。讓他們一個個的淪落為一線都市的蟻族,他們的生活狀態也只能用蝸居來形容。
回不去的家鄉,留不下的都市
是生存還是毀滅,這句哈姆雷特的經典對白一直是困擾在一線青年人心中的魔障。在他們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逃離北上廣深回到自己的家鄉,一條是留在一線城市忍受著生活的蝸居。其實,也許選擇并沒有那么多。
曾幾何時,有過逃離北上廣深的高潮,那個時候一大批年輕人離開了北上廣深,回到了生養自己的家鄉,但是回到家鄉意味著需要忍耐家鄉早已固化的階層結構,早已熟悉的人際關系,幫著自己的父親操持著舊業。這是大多數青年人回到家鄉的現狀,因為比起大城市的高物價,激烈競爭,小城市低廉的生活成本,平淡的生活這讓多數剛剛回鄉的人如釋重負。
時間一長,他們就會發現問題,在家鄉遠比北上廣深更需要人脈,更需要背景,很多事情不是靠努力就能辦成,需要的是更多錯綜復雜的人際環境。并且,在家鄉階層更為固化,學歷能說明一些問題,但是代表不了大部分的事情,一旦回鄉你就需要忍耐原先階層的生活方式,想要打通階層,幾乎是一件難比登天的障礙。
但是最終回到北上廣深的青年人,在他們面前的卻是更加痛苦的生活。今年來,北上廣深一路高歌猛進的房價,讓大多數的青年人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希望的破滅,勉強買房的,背負的是高昂的房貸,每一舉一動都需要萬分的謹慎,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沒買房的,看到這一日千里的房價,除了望房興嘆,卻也無可奈何,沒有買房卻要承受著房價上漲,房租上漲的直接壓力,連租房都成了一件奢侈品。
這就是北上廣的現狀,只可惜現實不是灰姑娘的電影,沒有那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更不會有仙母的魔法來拯救你,高貴的王子也不會從天而降出現在你面前。剩下的只有你不得不面對的生活,深圳的高房價逼走了華為,讓這樣的企業巨頭都不愿意再在其中生存,那么留給年輕人的到底是什么?越來越高的一線城市房價,以及難以花落你家的安居房,讓大部分的年輕人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困局:
① 高房價已經摧毀了大部分年輕人的生活品質
暫時的貧窮其實不算是什么大事,但是高昂的房價,讓無論是買了房子的,還是沒買房子的年輕人都在忍受著欺壓,要還房貸的需要精打細算的去過每天的生活,沒買房的需要盡可能的攢錢去買房,這讓大多數年輕人早就沒有了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只能去默默忍受著低端的生活品質,過著茍且般的日子。
② 高房價成為了年輕人發展的障礙
由于高房價的存在,以及與房地產相關的政策所限,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束縛在其工作崗位上,因為一旦換工作就意味著房貸的償還問題,就意味著社保的連續性問題,這些都讓年輕人變得畏首畏尾,投鼠忌器,只能在原先的位置延續著原來的生活。所謂:有恒產者有恒心,不過是另一個層面的房地產綁架罷了。
現實終究不是《灰姑娘》里的故事,在漫漫的成功長路面前,忍受著高房價已經成為大多數青年人沉默的選擇,因為北上廣深不相信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