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鮑溫的著作《不抱怨的世界》暢銷全球,大學時便讀過這本書,也見過有人佩戴紫色手環;不過直到今天方知,他竟還出了《不抱怨的世界2:關系決定命運》。
從前看到社交類的文章書籍,總是下意識地想,哦,這些方法我可以在與朋友、同事交往時運用。今天卻突然醒悟,不僅僅“外人”,對“自己人”,比如父母至親,更應該學會經營好關系。
自從大學畢業,離開從小生活的城市,聚少離多就成了我和父母最真實的寫照。結婚,更是意味著我與父母的又一次分離。
我已經五個月沒回過娘家了,跟父母也有四個月沒見面,前幾日因為老家的一些事,我們才匆匆見了一面。這一面,也僅僅是在高速路出口說了幾句話,不到五分鐘。
“自古忠孝難兩全”、“父母在,不遠游”、“遠嫁的女兒是父母丟失的孩子”,工作、嫁人之后,每次看到類似的話,我總是忍不住心酸。
我知道父母在千里之外日夜牽掛著我,便時常提醒自己,要與他們保持親密關系?,F實雖無奈,卻也有補救之法。
1.縮短心理距離
為人父母者,將自己的孩子,從襁褓中撫養成人,付出了多少心血。但孩子終究會有遠離的那一天,那一刻,父母又該有怎樣的失落?
由于年齡的差距、環境的改變、思維的差異……孩子與父母,似乎在漸行漸遠。
但即便如此,有一個事實卻始終無法改變:血濃于水,骨肉相連。
很多在外打拼的年輕人,與父母聯系很少,可能很久才會打一次電話,每次的通話時間也很短。
迫切想了解孩子近況的父母,與頗為不耐煩的孩子,從心理上,便無法同頻。長此以往,必然會產生隔閡或矛盾,父母不免傷心難過。
作為女生,我的爸爸媽媽對我向來無微不至。以前也就算了,到現在年近三十,也算經常出差,可每次出門,他們依然少不了千叮嚀萬囑咐。
我覺得又好笑又心酸。我已經是成年人了,也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在他們眼里,卻依舊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
但我也理解他們,所以便總是耐著性子。日日微信聯系,隔幾日便視頻通話,出門時常報備,工作生活中的事也多交流。
即便父母與我不是同一個行業,但因為經常溝通,他們對我的工作內容、領導和同事名字都非常熟悉,交流起來沒有太多障礙。
每次遇到他們不太理解的專業名詞或是新興事物,我都會解釋清楚,因為我知道,他們已經很努力地在適應我的節奏,我不能苛求太多。
良好的溝通能有效縮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保持同頻,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2.主動出擊
某次媽媽發來視頻,對我體檢之事細細詢問。但我正在整理第二天出差的行李,因為要負責帶隊,腦子里一直在想工作上的事,跟媽媽說話時有些心不在焉,態度也不夠好。
媽媽聽出了我口氣不好,有些生氣。好在我及時意識到問題,立刻平復情緒,端正態度,向媽媽解釋道歉。
媽媽聽罷,也理解了我因為首次帶隊外出有壓力,心緒難免煩亂,不僅不再生氣,還安慰鼓勵我,一定能順利完成各項工作。
人難免有不良情緒,在外迫于無奈可能會刻意壓抑自我;但面對親近的人,卻會卸下心防,既是放松和信任,卻也容易忽略親人的感受,給他們帶來傷害。
如果無意間的舉動,使親人不悅,一定要及時、主動地道歉補救,爭取在第一時間解決,將矛盾消滅在殺傷力最低的時候。
3.改變自己
剛參加工作時,我自己租房子住,父母對此很是放心不下,經常會發信息、打電話詢問我的情況。
但我每天上班前會將手機上交,總是不能及時看到父母的來電或是信息。有一次剛下夜班,爸爸的電話便追了過來,有些生氣地問我為什么不接電話也不回信息。
我剛結束高強度的工作,身心俱疲,突遭責備便十分委屈煩躁,但一想爸爸也是擔心我一個人在外地,害怕我出什么事,便釋然了。
我告訴爸爸媽媽,我們的排班比較復雜,有白班也有夜班,每天上班的時間也不固定,而且上班期間不能帶手機;并向他們保證,空閑時間一定及時回復、聯系他們,消除他們的擔心。
這幾年在外地工作,總覺得對不起日益老去的父母,既不能在父母膝下盡孝,還要讓他們在遠方時刻記掛。所以平時多聯系;回家時,盡可能地多陪陪他們。
從前,每到寒暑假,恨不得天天出去跟朋友約著玩;現在,每次回去,雖也約見朋友,但三餐一定要在家里吃。
從前,總懷著一顆叛逆之心,想脫離父母的管束;如今,卻讀懂了他們嘮叨背后的深意,心懷感恩。
從前,豆瓣上有一個小組,叫“父母皆禍害”,很多年輕人吐槽自己的父母;現在,我不怎么上網看帖了,不知道那些曾經的叛逆少年,如今是不是也有所改變,學會體諒父母了?
當你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成熟,是否與從前的自己有所不同?是否能主動改變自己,去重視并努力經營好與父母的關系?
那天,爸爸趕回老家時,一路與我保持聯系,告訴我他很快就到,讓我再多等他片刻,別急著離開;在高速路口匆匆一見,爸爸從后備箱里拿出些水果給我,媽媽摟著我的腰,貼了貼我的臉頰,開心地說,“我們國慶回家見!”
嗯,自從我說國慶節要回家,他們便一直期待著,媽媽更是提前好久叮囑我買車票,還喜滋滋地盤算著跟我一起逛街購物。
今后,多將書中學到的維護關系的方法,運用到呵護父母中;多體諒和陪伴父母,讓他們少一些擔心抱怨,多一些放心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