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開香鋪的時候,遇到了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阿申,不是第一眼,而是第二眼她在圣誕節過來香鋪,送承諾我的草簾。
那天陽光甚好,臃腫的我正低頭抬腿上著中觀音橋,猛一抬頭就見她一襲白色斗篷,頭戴米色氈帽,鼻子手凍的通紅立在橋頭,像極了民國時期的大家閨秀。古鎮形形色色不乏好看的女子,但入眼覺得相識就不多了,一回神想起是她,就不自覺打了招呼,說“是你呀”,她莞爾一笑...
后來又認識了阿米,做中藥植物農場、種子圖書館、民宿...交談中又提起了阿申,是的他們都互相認識,居住在附近同一個村子,來村子之前他們身上有不同的標簽,設計師、花藝師...,而今來到岑仆村生活成為新村民,他們是對自然能療愈自己,療愈身心的一種共同的信仰。
盤踞在湖邊的古鎮,冬天對瘦弱的我來說,特別濕冷難耐。因此村子里的玫瑰花和螢火蟲,在阿米的口中也就讓我更加的向往不已,但時間未到我只能慢慢等待。
沒過多久輾轉各種原因,我起了不開香鋪的念頭,那陣子天氣已經轉暖入了四月,我開始沒心思在店里蹲了,某日送女兒去了學校,我就立刻坐上往村子去的公車,也沒打招呼自己按阿米留的地址徑直去了。
這中間也沒有再刻意聯系阿申,第二次再去的時候,我就在阿米家遇到了她,大家一起包了素餃子,村里的人已經都適應了素食,雞蛋和豆制品是她們蛋白質攝取的來源。
村子的交通還不那么方便,我也不便留宿,每次來去都是匆匆忙忙。中間去過玫瑰花田,也和阿米買了少許玫瑰花,回去自己做了手工的玫瑰花醬,矯情的拍了各種照片在朋友圈。
有時候會提起去看螢火蟲的事情,結果都不了了之,估計阿米他們是習以為常了,我也在繁雜瑣事中開始平靜下來。
螢火蟲并不知道我的期待,記憶中自己小時候折過紙燈籠,把螢火蟲裝在里面,看它們在夜幕中一閃一閃,當時普通的游戲,沒想到隨著時間它變的遙不可期,遠如星辰。
有了女兒和她講起螢火蟲的故事,她會天真的問“真的嗎”,網上找來視頻給她看,她會驚訝說“好美呀”!眼睛里也仿佛有了星星,內心里希望這光亮不要湮滅,希望她成長的路上,遇到困難時會想起這微光,而和她一起守護這微光的那一刻,還有爸爸和媽媽與她同在。
昨天市區來了相熟的朋友,大家怕是被我反復提及的螢火蟲影響了,晚上棄了古鎮游,決定一起去村子吃晚飯看螢火蟲。
阿米反復說過,為了更好的感受村子里的生態,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偏巧我們這一行人隨意慣了,下午才做的決定,我就不好去打擾忙碌的阿米,就去騷擾了阿申的朋友娜娜。阿申的朋友自然也很好溝通,我這邊確認好她們就忙活去了。借了阿婆的廚房和餐廳,還特意去鎮上購物的朋友,順便買了好吃的豆制品,阿申也被借來幫忙,給我們熬制了酸梅湯,阿申一直強調,早點說她們能準備冰鎮的酸梅湯招待,實際上喝著暖暖的酸梅湯,我們也感覺到里面滿滿的熱情!
村子里的靜謐暗藏著生機,一棵棗樹讓我們驚呼不已,忍不住偷吃幾顆,后來看見一個泳池我也沒想起來拍照,還是自己來發現吧,看看你能遇到什么?
飯后阿申帶我們散步去找螢火蟲,一行人幾條狗,月色下走在村子里的小道上,時不時別人家的狗從暗處先對我們吠叫,走進它們的領地自然更要齜牙咧嘴一番,這是另一種歡迎我們的儀式吧!
阿米已經告訴過我,今年的螢火蟲少了很多,因為沒見過多的時候什么景象,所以草叢里的第一個,我們立刻就驚呼了。后來看見水面上的閃閃發亮的精靈,女兒更是興奮不已想帶回去一只。阿申勸阻說:你喜歡它,可以仔細的多看兩眼,但是不要帶走它們,這里是它們的家,你也不愿意離開自己的家吧...女兒懂了仔細觀察后放開了手...
自從人類發明了冰箱,就仿佛有了更多決定食物命運的權利,無論需不需要那么多,會把食材提前采摘,冷藏取用。但是在村子里的人,都是盡量現摘現吃,吃多少摘多少不希望來客浪費。每一個生命無論它能不能表達,我們都要盡量給予它們生存的權利,這樣才有一種看不見的自然而和諧力量的力量的存在。
螢火蟲的出現和消失,就是讓我們人類看到自然法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