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bert昨晚又看了一遍去年上映的日本電影《墊底辣妹》,這已經是第N次看這部電影了。于是發了一個朋友圈。
強烈推薦大家觀看有村架純主演的《墊底辣妹》,我已經刷了N次了。坪田老師是教育者們的榜樣,沙耶加是每位學生的楷模。
很多朋友在下面留言、點贊:
A同學說:這個電影我看了N遍,每次沒動力了就看一遍。
B同學說:就是的,強烈推薦。
諸如此類。
那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走近墊底辣妹的故事。
墊底辣妹,一部片名貌似低俗、海報是制服的日本電影,其實是一碗中規中矩的日式雞湯,劇情老套卻看不膩,情節浮夸但環環相扣,伏筆刻意可是真的很好哭。
亮點之一:坪田老師
電影中,青峰塾補習班的坪田老師,是一個正直、友善、富有責任感的人。會超有耐心的針對每個學生因材施教,會為了同學生拉近距離惡補學生愛好,會挺身而出只為糾正其他老師口中侮辱性的人類垃圾,而這一切建立在他對學生的尊重之上??赐觌娪埃蟾糯蠹业姆磻獞撌牵哼@樣的老師請給我一打。
教師這個職業的偉大之處在于,它真的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沙耶加在坪田老師的幫助下,順利考上慶應大學。雖然中間失落彷徨,坪田老師一直沒有放棄她,最后他獲得成功。
亮點之二:沙耶加的爸爸媽媽
沙耶加因為前半部分考試沒合格,帶著自責又有些委屈跟媽媽說"對不起"的時候,我眼淚就忍不住往下掉。
"這件事不需要對不起的,你已經做的足夠好了"。
這是沙耶加媽媽回答她的,那一刻她們在意的不是你的成績,甚至不是你的未來,她們在意的是你的難過與失落。不是每份對不起,都可以換來沒關系,可是在媽媽眼里,你是根本不需要對不起的。你的努力,他們看得到。
父親在這個電影里的角色定位特別日本,比較而言也特別中國。唯一感動我的點,是沙耶加的最后一跳,爸爸明晰可見的紅眼圈,女兒陽光明媚的笑臉,一份世紀大和解。
亮點之三:沙耶加的朋友們
電影里沙耶加和幾個朋友的感情著實讓人懷念,那些在一起蹦蹦跳跳、閃閃發光的日子。在她們發現沙耶加是態度認真的備考時,她們找一個合適的地點溫和而不容置疑的說,我們決定以后不帶你玩了,并不是討厭你,而是因為你,我們覺得自己也應該找到一些目標來努力了。
看到這我忽然想起校園時代的經典畫面,當你開始努力上進時,總會跳出那么一小撮人,倒不是冷嘲熱諷,而是陰陽怪氣的說,"呀,你這么用功呢"、"別打擾人家,人家要去上自習呢"。這些人通常自己不肯努力,看別人上進又生怕自己給落后了,活生生的表演了一場別別扭扭的人間喜劇。
沙耶加的朋友可貴之處,就在于她們是真心祝福她,并愿意一同努力。朋友,是想讓你跟她一同變得更好的人。
最大亮點:沙耶加
通過沙耶加之口,電影說出了很多勵志的話,看的時候也是一腔熱血,但這么大歲數的人了,很容易睡一覺起來就忘了。我不喜歡雞湯,但我不反感雞湯,人都有心灰意冷的時候,總要找一樣東西帶來寬慰,如果它能帶給你支撐走下去的力量,它就有存在的價值。
沙耶加是每個奮斗過的我們,我們為她流的淚,也不過是對自己努力過的自我承認。殘酷說來,自我感動的成分很高,畢竟事實上努力是人生的常態,我們那么努力,還不是為了成為一個平凡的人。
這部雞湯電影通過沙耶加之口,說出了很多勵志的話,不論第幾次看都是一腔熱血,我不喜歡雞湯,但我不反感雞湯,人都有心灰意冷的時候,總要找一樣東西帶來寬慰,如果它能帶給你支撐走下去的力量,它就有存在的價值。
沙耶加是每個奮斗過的我們,我們為她流的淚,也不過是對自己努力過的自我承認。殘酷說來,自我感動的成分很高,畢竟事實上努力是人生的常態,我們那么努力,還不是為了成為一個平凡的人。
可是,誰又能否認,努力本身就很迷人呢。
寫在最后:
包括日劇在內,日本影視作品有一個很神奇的點,就是它可以明目張膽大段大段講道理,卻一點都不令人尷尬。這種能夠百煉成鋼化作繞指柔,讓你從心底自愿接受某些觀念的能力或技巧,細想就覺得日本這個民族挺可怕的。
《墊底辣妹》雖談不上多上乘,但比起近年打著青春片旗號拍的爛愛情片,它似乎更為貼近我們的青春。強烈推薦同學們觀看。
文字︱Hobert
圖片︱網絡
編輯︱Ho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