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不少雞湯文,找另一半要找會聊天的人,否則到老的時候會覺得很孤獨。于是,有不少人信奉這樣的方針。
事實確實如此嗎?
我們往往會發(fā)現(xiàn)在工作場所侃侃而談,但回家卻一言不發(fā)。正如某些廚師回家不想做飯。
會不會聊天不在于單方,如若一方總是說個不停,對方卻毫無反應(yīng),甚至打斷他(她),試問以后他還會說嗎?
再如,雙方缺少了共同進(jìn)步,另一方走不進(jìn)對方的話題,他們可聊的內(nèi)容又有多少。
事實上,有些夫妻并無多少言語的溝通,但因為長久的相伴,總是能明白對方所想。
李偉和王娜就是這樣的一對夫妻。四十年前,李偉和王娜相識于公交車上。每天早上,6點50,李偉和王娜都會搭上同一輛車去離家二十里的市區(qū)上班,因為那時候跟車的人不多,開往市里的班次也不多,錯過這個班次就要再等半小時。
由于,他們經(jīng)常跟同輛車,所以每次無論誰先到站點,都會習(xí)慣于用眼睛找一下對方是否在,然后互相看下對方,這樣的習(xí)慣一直保持了一個多月,他們沒說過一句話。
有一天,大霧,車子晚點,6點45分,他們到了站點。站臺上沒幾個人,李偉望了望站在站臺邊上的王娜,今天的王娜好美,她穿著一件暗紅的中式棉衣,黑色的褲子,腳著黑色皮鞋,一反常態(tài)她沒有簡單的扎個辮子,而是非常端莊的編個麻花發(fā)型,從頭頂開始編一直編到發(fā)尾。
李偉看著這樣的王娜,心有點發(fā)慌,她這是要相親,還是喜事將近,必竟這樣的妝扮在那時是一些重要場合才會穿的。
李偉覺得自己再也不能等待下去,他走上前去,"你好,經(jīng)常見你,你也到市里上班吧。"
" 是的,可是今天霧大,可能會晚點。"
"你是怕上班遲到嗎?偶而遲到一次也沒關(guān)系。"李偉有點緊張的問。
"可是,今天我不能遲到,我的一個小姐妹結(jié)婚,我要早點去,有不少事呢。"王娜像是感覺到李偉的緊張解釋到。
李偉聞言,如釋重負(fù)。這以后,他們成為了朋友。又過了一年,他們結(jié)婚。
婚后多年他們很少爭吵,有著高度的默契。在家外,有的時候,李偉說話過分了,王娜只是望了李偉一眼,李偉便會明白,可能說錯話。王娜也會迅速過來打圓場。
在家里,他們更是默契一致,一次,王娜生病,談話時提到,小時候家門前長的紫葡萄,第二日,李偉便跑遍市場買了紫葡萄。
更多的時候,他們各做各的事,只是間隙時會抬頭看下對方。
幸福的時間總是流淌的很快,他們結(jié)婚已經(jīng)四十年。清晨,你會看到他們一起去菜市場;傍晚他們不是在散步,就是在跳廣場舞。前不久,王娜迷上國標(biāo),老兩口在家里研究下,李偉又請個教練指導(dǎo)。這不,老兩口現(xiàn)在成為他們那片廣場舞的領(lǐng)舞者。
幸福到底是怎樣的面貌,更多的是愿為對方著想。而非語言的多寡。無言,也是一種幸福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