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在內心深處安安靜靜的發生,孤獨至極,絢爛至極,幸福至極。”
1
昨晚臨時要外出吃飯,在家的嘻嘻怕錯過7點辦羊羊媽的英語課。專門打來電話焦心地問:“媽媽,你不在,羊羊媽的課怎么辦?”
英語課是在一個微信群里上的,針對幼兒,只是每晚看一小段動畫視頻,說動畫里面一兩句簡單的英文句子,嘻嘻很感興趣,特別重視。我也跟著焦心,想到她爸爸在家,馬上跟羊羊媽聯系,拉她爸爸微信進群,代替我陪嘻嘻上課。同時,我邊吃飯邊留意著群里的情況。
奇怪的是,沒有我在旁,嘻嘻今晚特別踴躍。老師還沒說開始發語音練習,嘻嘻已經一下子發了好多條,為了鼓勵嘻嘻,老師故意說:“難怪這么大膽自然,今晚是爸爸帶。”
我心里一喜,讓爸爸多擔當陪伴果然很好。可認真一聽,每一條都讀錯同一個單詞,直到老師糾正發音,她反而不讀了。
回家之后,我放大嘻嘻好的表現,去鼓勵她,她卻埋怨到,爸爸都不教我的,爸爸總說他不會,一直是我自己拿著手機在練。
我一面跟嘻嘻說,不是爸爸不教,爸爸的確不會英語,讓她體諒。然后帶著她一起分析課堂上哪里表現不夠好,哪里可以改進。
另一面,我偷偷教訓起她老爸說,你不會也要作出努力跟著學的樣子啊,這是多壞的榜樣啊,讓6歲的小孩自己學,她哪來那么多動力呀!
她老爸很愛她,只是遇到他不擅長的事情,他就推脫給我或者干脆不理,我當然生氣。誰第一次做爸爸媽媽就什么都會的!還不是為了耳濡目染孩子,什么事情都要努力給她看么?
2
昨晚的英語群里,一位媽媽說,她家寶貝只有4枚勛章(每晚獎給最積極的前十位寶貝每人一枚,到一定數量可以換漂亮的禮物),如果不夠數換禮物,她就偷偷去買些禮物,然后跟她家小孩說是他英語學習贏得的。
羊羊媽聽了挺感動的,說如此鼓勵,就像我們買了圣誕禮物跟孩子說,你要努力做成某事,圣誕老人會送你禮物一樣。然后跟我們說起她幾年前做早教老師時的事情。
那時,早教中心搞活動,讓一位老師穿著寶寶們最喜歡的一個大公仔(gymbo)的衣服,頭也套進去那種,寶寶都認為這是一個真實的存在。那個場面對寶寶來說,真是人生大喜事,興高采烈、手舞足蹈,情緒集體失控。
活動結束,一位媽媽帶寶寶上洗手間,碰巧那個穿公仔衣服的老師正在換衣服,把公仔頭套取了下來。媽媽先看到,立馬在寶寶還沒看到之前帶寶寶出去,隨后獨自進去,很禮物地請求老師不要讓寶寶看見那個公仔是由老師扮演的。羊羊媽說,那位媽媽很想保護寶寶的那份天真和想象力。
3
話題聊得動情,我也把嘻嘻前幾個月的圣誕節寫給圣誕老人的信也發上群里去了。那天平安夜,嘻嘻心情整天整天不能平靜,終于“熬”到睡覺前,把襪子掛到了窗口,她就都把心里話都寫在了信里了(由她說,我原話寫下):
“圣誕老人你累嗎?我希望你有爸爸媽媽。你生病的話,就不用給我送禮物了。。。。。。”信的內容,是作為大人的我,十分意料之外的。
如果說這是個祈禱,世界上最沒有比我女兒更善良的祈禱了。
沒有任何事物,比這份純真,讓我更想守護的了。
4
我讓嘻嘻爸爸珍惜女兒想要努力練習的心情,英語群里的媽媽要私底下偷偷買獎勵給兒子,那位堅定不讓寶寶看到大公仔里面裝著人,這些都是作為爸爸媽媽努力守護孩子的不同方式。
因為我們都懂得,守護孩子的天真純潔,守護孩子對這個世界最初始的良善認知,才能有以后對生命的熱愛和充滿力量的成長,直到真正的成熟。這是我們做父母的非常重要的責任。責無旁貸。
正如羊媽媽說的,孩子天真無邪的想象力也就這么幾年,他們以后有的是時間認識這個復雜的世界。
可是,我們可以在孩子尚小時,在他們心里,播下希望的種子,等待以后,遍地開花。
原創微信公眾號:叫我邱艷(ID:shino-27)
親愛如你,點贊、關注、轉發,我都決定原地轉三圈慶祝????????
下定決心,用文字,
“從遙遠之處喚回自己,把自己引誘到自己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