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講傳統思維,當然不是去對比什么互聯網思維,粉絲經濟了...而是在談一個問題:
為什么一些典型在過去很成功的方式,現在效果正在下降,甚至這種現象蔓延整個管理、營銷、人力資源等多個領域。
比如面對90后的員工,傳統的管理辦法為啥不管用了?
比如給自己的公眾號加上廣告,為啥東西依然賣不出去呢?
這些橋段都有一個特性:都是作出努力去追求某個目標(比如提高產品銷量、提升員工績效),但這些努力反而讓想達成的目標越來越遠(比如為了追求銷量而付出的努力,反而降低了銷量)。
而我們所說的傳統思維是什么呢?
就是通過對目標的控制,來達到目標。
其實這和我們之前讀的叫獸文章講的觀點很像,甚至我覺得叫獸這么多文章講的都是一個話題:基于某件事做出決策的前提不在了,那么決策后的效果也就無法生效了。
而為什么對目標控制來達到目標效果不好了呢?其實原因就一個,我們的選擇越來越豐富了,不再是物質和精神貧乏的年代。
也就是說我們從過去的被動選擇變成了主動選擇。
而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在做決策時候被自己過去的習慣所影響,導致了這種傳統思維的誕生。
結語
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放棄控制來獲得控制。這和笑來先生的放棄100%的安全感,來獲取更多的機會,有點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