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MI小姐
禮拜天推著兒子上街,大街上人來車往的好不熱鬧,一路上遇到許多熟人,李叔叔給了他烤腸,雪姐姐給他了棒棒糖,他的小眼神望著即將到嘴的美食,兩眼直冒星光;兒子用幾近祈求的目光望著我,看到我點頭同意后,他半推半就的接受了烤腸與棒棒糖。
每逢坐車便去夢鄉的兒子,今日又不例外的熟睡在了手推車上;太陽越來越毒辣,我便推著他回家了。
到家之后要抱他上床睡覺的時候才發現,他吃的糖紙和烤腸棍還緊緊的握在手里。
鼻子一酸有些感動,果然大人的一舉一動在兒子心里竟能起這么大的作用。
陳大臭(我給兒子起的乳名)一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在吃瓜子他在我懷里,因為距離垃圾桶有些遠,索性吃了之后就直接把皮握在了另一只手里,瓜子皮積攢到握不下之后,我抱著他把瓜子隨手扔進了垃圾桶;過了一會兒我看到地上有一張紙,他在一邊玩耍,我故意吸引到他的注意后,很隨意的撿起地上的紙扔進了垃圾桶。
他若有所思的看著我,隨即眼尖的他在地上撿了一個瓜子皮,有模有樣的學我扔進了垃圾桶;我故意制造了一些垃圾,他在玩耍的時候看到后竟然統統拾起扔進了垃圾桶。
我開心的抱起他說:“兒子,你太棒了,你真是個好寶寶,以后垃圾也千萬不要隨地亂扔,全部扔到垃圾桶知道嗎,那是它的家,就像這里是你的家一樣。”
他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從此之后,他再也沒有隨地亂扔過垃圾,爺爺吃的骨頭他看到后趕緊扔到垃圾桶,爸爸掉在地上的菜,他伸手就撿起扔到有些遠的垃圾桶里;即使是在條件并不怎么好,垃圾分類不明確的青海鄉下,每次有垃圾或者誰吃完西瓜零食啥的,他都第一時間拿起來扔進垃圾桶,有時候看不到垃圾桶,他竟然一個人顫顫巍巍的跑到居民房外的大垃圾車去扔。
原來大人的言行舉止,孩子都會加以學習模仿,這時候你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主動告訴他這件事是對或者錯;所有小孩子都是一張純潔的白紙,為什么有的小孩子粗俗不堪,而有的卻懂事又極其惹人喜愛呢,這其實給大人的指導教育有必不可少的關系,畢竟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孩子沒法再一件事情上作出正確的判斷時,大人要及時起到正確的主導作用。
前天,我們坐在沙發上聊天,鄰居來了,站在門口也加入了此次的聊天中;正在玩鹽巴的兒子,望了望門口,二話沒說,搬起了不遠處的凳子,朝門口走去,走到鄰居旁邊,遞給了他,啊啊啊的指示他坐。
我們都驚訝極了,要知道兒子到今天為止也不過才一歲零五個月,話都不怎么會說的小娃娃,在沒人吩咐指示的情況下,自己一個人顫顫巍巍的搬起了凳子給人送去;我真的倍感欣慰,同時又感動不已。
也許是他平時看到媽媽或者誰,在別人站著的時候搬去了板凳,他知道這樣做是件正確的事情,于是在他遇到,別人都沒在意的時候,他覺得應該做這件對的事情,所以他想都不想就去做了。
剛剛大家都在吃瓜子,他也拿起瓜子像模像樣的吃著,他看到他舅媽來了,趕緊跑到袋子里抓了一把給他舅媽,接著給這個人抓了給那個人抓,抓得不亦樂乎,而這一切,同樣沒有任何人告訴他。
我一個鄰居小朋友,每次給她吃的,她總是嘴甜甜的說:“謝謝姨姨,你真好!”
還有我小侄子,今天一起玩耍的時候,他不小心踩了我的腳,我說:“你踩到我腳了。”
他趕緊給我道歉說:“對不起姑姑,我不是故意的,你可以原諒我嗎?”
多么可愛的小孩子,我的心都要被融化了;懂事有禮貌的小朋友就像小天使一樣,誰能忍心去傷害他們的美好呢。
但是我的另一個鄰居就不那么惹人喜歡了,前段時間,我們兩家共同的一個朋友辦喜宴,我們一同前去,同去的還有她八九歲的小兒子卡拉;開宴時,每上一道菜,他便下手去抓,基本上抓完之后,所剩無幾就不說了,盤子上竟然還會有一道黑黑的手印,他那雙手臟兮兮的就像挖煤剛回來沒洗手一樣,然而他卻吃的津津有味,仿佛餓死鬼投胎一般。
我們面面相覷對視相望無奈的一笑,而我的那位鄰居從頭到尾沒說她兒子一下,也同樣吃的大汗淋漓;整頓飯我沒吃幾口,整桌的人除了她們母子倆沒人動筷子。
后來上來幾道素菜,做為素食主義的我剛拿起筷子,但他還是比我快了一步,他夾起這根菜,看了看放下說“不好看”,又夾起那根菜瞅了一眼又放下說“不好吃”,我的天哪,幾盤素菜,每根都被他夾起放下的夾了個遍,我忍著惡心放下了筷子。
而他那個媽我的鄰居,只是笑呵呵的看著他的兒子,仿佛他兒子在做一件特了不起的事情;自此之后,在參加任何喜宴我都沒有約過她一次,有些人了解一次足矣。
小孩子的行為永遠體現著家長的素質,沒素質的家長永遠教不會孩子的修養問題。
現在很多家長,以為自己對孩子是寵愛,但卻不知是在害他走向歧途,你以為你對他百般寵愛,如果他要,哪怕喝自己的血吃自己的肉都愿意滿足他,殊不知你把他害得可不淺。
八歲孩子拼命擠公交,搶到座位后一人霸占兩個位置,大聲叫著“媽媽快來”;旁邊緊跟而來的母親笑呵呵地享受著兒子搶來的座位,并以此為榮,好像自己的孩子特別聰明又孝順,其實就是父母沒素質才培養一個缺乏修養又沒禮貌的孩子。
家長其實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善良孝順又家庭和睦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一般都性格好又懂事,但倘若父母奸詐自私,孩子自然也無私不到哪里去,甚至會比父母更上一層樓。
倘若你今日當著孩子面,扯著嗓子指責自己的父母時,那么待你老了之后普遍也是這種下場,但當你對父母說話小聲溫柔眉笑顏開的,自然你老了之后得到的尊重必不會少。
其實大人所做的一切,無論對錯,都會在孩子心里留下潛移默化的影響。
養不教父之過,做為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從今日起,我們一起長點心吧,當著孩子面,言行舉止都要當心,即使你裝,那么能裝也一輩子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