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文星的新聞最近登爆了各大網站與媒體。讀了好幾篇關于這個事件的文章,每一篇都讓我毛骨悚然。
昨晚一篇微信文章,看到底下的名字為“有道”的評論,渾身起雞皮疙瘩……
我的老板寫的一篇文章提到,傳銷的經營之道,其實已經集心理學、管理學、組織學等等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一套招數;傳銷如一種精神鴉片,人們以為的落入傳銷組織的都是又傻又懶的人,實際上他們都是有激情、有理想的人,而傳銷組織利用了這樣的特點;
而一旦落入傳銷組織,就處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有人激情洋溢地教你如何思考如何做就能發家致富,并且周圍的人都對此深信不疑,當你周圍的所有人都認為1+1=3,說1+1=2的你難道不會動搖嗎?哪個普通人能抵擋得住這樣的洗腦?
傳銷組織的內部都視彼此為“家人”,照顧你一日三餐,一起吃一起住,互相噓寒問暖,制造出一種“溫馨”的氛圍。
在外打拼的年輕人,遠離他鄉,為了更好的物質條件打拼,精神層面往往空虛,有這樣的關懷,簡直是感動得痛哭流涕。
越閱讀傳銷的相關新聞文章,越覺得害怕。想想我們這樣的大學生,不就正中傳銷們的胃口嗎?我周圍的很多朋友和同學在大學里都忙著兼職或者實習,包括我。
而當我們經驗不足或是很渴望工作機會的時候,往往就會把姿態放很低,接受很低廉的薪資(有的實習公司甚至是沒有工資的),或是不合理的工作要求。被騙真的是分分鐘的事情。
2.
大一的時候,我有個同學在某知名連鎖便利店打工(不是全家,你猜得到的。之所以不指名道姓,是害怕記錯細節,造成冤枉)時薪是11塊錢左右。夜班有15塊錢補貼(10塊或者15塊,記不清),時薪照常。
我在廣州上大學,琶洲的會展常常會招各種翻譯和志愿者。而招這樣的兼職,往往很多是不正規的、甚至是詐騙的。我也曾經上過當,大一的時候看到有人在群里發招聘會展志愿者的信息。于是我和幾個同學投遞了資料,還給了我們的身份證復印件,甚至還有銀行卡號(說是用于發放工資,工資是10元/小時)。
最后開始工作的時候,他們的整個志愿者工作安排很混亂,最終也沒用到我和我的幾個同學。不能說他們是騙人的,但一定是不正規的。所幸我們也沒財產方面的損失,之后也沒再追究。
我也曾去某個補習班教英語,面對一幫高三藝考生。我教一個小班英語,有時5個人,有時七八個人。這幫藝考生給這個機構交的補習費是幾萬塊幾萬塊地交,而我的薪資是多少呢?30塊錢一節課。
我知道我教得不好,但是我也不心虛。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這個藝考機構的老板敢花30塊錢請個大學生去教學費幾萬塊的學生,第一說明這個老板在騙錢,第二說明他并不對招進來的“老師”有任何期望。
后來有個同學得知我的薪資,瞪大眼睛,十分驚訝。他說,我們的學費都是幾萬塊的,而且交過以后,這個老板還在微信上面跟我們家長說要交幾萬塊錢文化課的課費。他說的一句話刺痛到了我,他說“你也太廉價了吧”
到現在我都記得這句話。他說的是事實。我開始思考,我應該放棄這個工作了。
3.
很多人都會說,堅持一下,挑戰自己。
但是這種堅持不是無條件的。首先你要思考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其次是工作態度是否端正。思考完自己的問題以后,再思考,工作環境是否正規?公司的價值觀是否端正,老板是不是的行為舉止、價值觀是否正常。
別人都說剛開始找兼職或者實習的時候,姿態要放低。我認為姿態要端正,但不能放低姿態。比如說該談錢就談錢,該明確責任就明確責任,跟leader說話的時候,絕對不要低聲下氣。
大學生的兼職工資一般都很低。前面提到的某知名便利店11塊錢左右的時薪,而星巴克,很多人認為的高大上的咖啡店,時薪13塊錢,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時薪11塊錢左右。
你以為這些價格是三四線城市的價格?不,就是一線城市的。我甚至聽說過,某個非一線城市的奶茶店兼職價格時薪五塊。
其他大多數的兼職時薪工資是15塊錢左右。而優衣庫、H&M之類的快時尚服裝品牌大概是18-21,Hollister最高,大概是22。
即便工資水平再低,也有大量的大學生前仆后繼。就算是15塊錢時薪的工資,一個月的周末、空閑時間都去工作,也可以得到一千多塊的額外零花錢,足夠滿足他們購買在生活費能力之外的東西(沒錯…這就是曾經的我)。
當然也有些人是兼職賺錢當生活費,不再向父母伸手要錢。向這樣的同學們表示深深的敬意。
大學生勞動力普遍低價。不止是兼職,若是去實習,薪資也不高。甚至有的公司實習生是沒工資的。
而我認為,實習公司不給實習生工資,多少代表這間公司價值觀有問題,實習生沒什么工作經歷,但如果出了力,就值得給錢。錢不是問題,但是由錢會延伸很多問題,比如價值觀,比如規范的制度等等。
我曾經在一家公司實習,我在去之前已經知道不會有工資以及任何實習補貼,但權衡各項利弊以后,我還是決定去。因為渴望學習、得到工作經驗。現在我也不后悔,因為這是一段很不錯的工作經歷。
很多大學生就好這一口。雖然沒錢,但是我可以學習啊。
可是假如你沒有從這份工作學習到有價值的東西,或者工作得不開心,同時又沒有錢,這是一件多么沮喪的事情啊。
所以說錢為什么重要,“得到工作經驗” “學習”這些是不確定因素,而“錢”是確定因素。錢可以表達尊重,錢還是一種保障。即使錢不多。
也許你會說,你的想法好功利啊。
我只能說,功利并不是件壞事。
4.
其實現在想想,十幾二十歲的年紀,其實最好的投資,是拿去繼續學習,而不是去做廉價勞動力。當然很多人說,提早出來混社會學經驗很重要。但我堅持認為,學更多知識更重要。
所幸我已經過了忙各種兼職的階段,變成忙實習…即使有時候也覺得力不從心,但是是在正規的公司,有很nice的老板,合理的薪資,喜歡的工作類型與制度。
由傳銷扯到大學生兼職與實習,有些莫名奇妙吧。但我想說的是,大學生剛步入社會,找工作的階段,很容易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得到不合理的薪資。這不是傳銷,但這也是另一種方式的騙術。
也許虧是要吃一些的,但無論什么時候,擦亮眼睛??梢猿蕴?,但是不可以被騙。
本篇文章的內容是今晚臨時的有感而發
來不及插入圖片,好好地斟酌字句和排版
也不想拖…一拖就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發送了
每次一想到李文星事件都很難受
但愿類似的悲劇不再重演
愿他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