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讀數學書》
朋友的孩子今年讀一年級。
她跟我抱怨了兩禮拜:“唉~學校作業怎么那么少啊!”
我回她一個大白眼兒:“你想怎樣?!作業少也喊!作業多也喊!”
現在的規定是“一教一輔”。一本教科書,只能配一本教輔。
學校多訂是違規的。
所以咱數學的標配是:一本數學書+一本數學補充習題+一本口算練習冊,再加本“日格本”練數字就已經頂天了。
除了口算練習冊帶回家讀。其余作業基本都能在學校完成。也難怪家長都喊作業少。
但其實有一項作業是可以做,不過很少有孩子做的,那就是讀數學書。
這項作業是幾年前我同事的孩子在著名的L小讀書,他們的數學老師布置的。
是的,數學書也是可以讀的。
如:第一課《數一數》。孩子可以這樣讀:圖上有( )個( ),有( )個( ),還有( )個( )……
按順序從1個的物品讀到10個的物品。
培養孩子的有序感以及對量詞的使用,如:“只”、“朵”等。
第二課《比一比》,這樣讀:( )比( )多/少,( )比( )高/矮,( )比( )輕/重。要求正過來說,反過來說。話說完整。
第三課《分一分》這樣讀:“這幅圖有( )種分法。我是這樣分的:按顏色分可以分為( )…按形狀分可以分為( )…
《認位置》亦然,都可以讀一讀。
俗話說,語言是思維的載體,孩兒們讀一讀,小腦袋瓜更易吸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讀教輔》
我的朋友總問我:“學校就練這些會不會練得太少了?”我總是狡黠一笑:“嘿嘿~正解!要想知道少不少,考兩回試就知道。”
有只做學校作業也學得好的寶寶嗎?
有。當然有!
每個班大概有7、8個寶寶就是這么厲害!
有一半的寶寶估計是達不到家長們的預期了,我只能說“刷題”還是有點必要的。
比如說,我一般都會推薦一、二年級的寶寶們做做《實驗班》。(不是托兒~不是托兒~不是托兒~)
因為它基礎題有,拔高題也有一點,基本滿足各個層次寶寶的需求。
而不管是用哪一種教輔,如果您的寶寶不識字,那是需要家長讀題的。
最好的方法是家長讀一遍題,孩子跟著讀一遍。小手指著讀。邊讀邊認字。(重點不是認字,只是培養一下讀題的習慣)
聽聽孩子讀的時候斷句有沒有斷錯,斷錯了,肯定題意就不理解了。問問孩子題目你是怎么理解的?
然后做題。
做題時,家長不要說話,不要指導。所有題做完后再看哪錯了,哪對了。
能跟著教學進度,每天做一做最好。
但有的孩子培訓班太多,那就說一說答案,不寫,節省時間。
錯題用本子單獨記下來,做成錯題本。一道錯題要鞏固兩、三遍。(用同類型的題來鞏固)隔一段時間再拿出來復習一遍。
至于還要不要多做一些其他的,我只想說做多了孩紙是會厭學的,除非是TA自己主動要求做的。
另:如果你想讓孩子沖外,也不必急著在一年級剛開始這個學期就上學*思、*人,先把學習習慣養養好,字寫寫好,興趣提一提。
一年級暑假開始也不遲。
PS:前幾天發現一個彩蛋~這是個一年級寶寶做的《補充習題》上的一道題。寶寶們的理解力真是萌萌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