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讓人壓抑的名字。她短暫的生命之花,只開須臾,絢爛如天際紛飛的煙花,耀眼似轉瞬即逝的流星,卻掩不住那濃郁的悲劇色彩,令人扼腕嘆息。
阮玲玉,1910年出生,1935年逝世。在一個屬于全世界女人的日子---3月8日,她選擇了把自己年輕的生命交付于兩瓶安眠藥,享年25歲。
25歲,一個讓人羨慕的年紀。可以是一個剛畢業女大學生,青春洋溢;可以是一個知性美麗的女研究生,有疼愛自己的老爸老媽,有寵愛自己的男朋友,有一堆一起嗨的姐妹,自由的生活,自由的呼吸。再不然,一塵世普通女子,一普通的家,細水長流的小幸福。
而生活在那樣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小小的阮玲玉,用稚嫩的雙肩,過早地擔起了生活的艱辛和險惡。
小鳳根(阮玲玉小名)出生于廣東一貧苦家庭,但并未妨礙她也有自己幸福的童年。六歲以前,那個疼愛自己的爸爸,每天下班后都不忘帶一樣東西給她,吃的或玩的。父親每天上班的動力是回家看到自己美麗的女兒,一個有著一雙漂亮丹鳳眼的小天使。女兒每天盼著父親回來,盼著父親帶回的小食品,小物件,盼著父親用那粗糙的大手和下巴的胡子渣渣,輕輕摩挲自己的小臉蛋。
父親的愛卻在一天下班后戛然而止。那晚,父親因勞累過度,倒在門口的積水里,再也沒能站起來。而父親的手心里,是一個浸濕的小紙包,里面是給小鳳根的禮物-----用彩珠串成的耳環,這是父親送給女兒最后的禮物。
自此,小鳳根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帶著她到人家幫傭,即到富人家做傭人。母親也深知要出人頭地,必須讀書學習。她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那樣的人。她托主人張家一個做校長的親戚,將小鳳根送進了上海著名的崇德女子學校。
十六歲那年阮玲玉迫于生計,不得不從崇德女校退學。那時的阮玲玉已經出落得很漂亮,高挑修長的身材,清秀的面龐。一雙顧盼流熒的丹鳳眼,嘴角一深深的梨渦。自然吸引到了主人家的小少爺----張達民。初涉愛河的阮玲玉單純得如一汪清泉,一頭扎進了大她兩歲的張少爺的溫柔體貼中。
由于張母自認為女方配不上張家的身份地位,死活不同意。兩個愛得山高海深的少年選擇了私奔。其實,當時的阮玲玉并未參加任何電影演出,更談不上名聲大噪。從這點上看,張達民當時對阮玲玉應該是有愛情的,何況,兩人從六七歲開始一起玩耍一起成長。如果結局美滿,倒是完美詮釋了"青梅竹馬"的美好。
兩個小孩原本以為卿卿我我就是愛情的全部了,不多久,生活就給他們上了一課:身上帶著的那點財錢很快就見了底。生活得繼續,恰逢其時,電影公司在招電影演員。阮玲玉憑著清秀美麗的外貌和天生會演戲的天賦,被錄取了。
張達民在阮玲玉演藝事業如日中天時,顯露出好吃懶做,賭博成癮的本性。沒錢了伸手像她要,要著了即刻出去揮霍。她像是他的搖錢樹,她對他卻依然仁慈有心,念在當初她們母女在他家幫傭時,他曾經對她們的關照,也念在女人那顆癡心上---她對他依然有情,希望他能如她主演的?故都春夢?里的男主角,浪子回頭。
阮玲玉雖然是高高在上的大紅女明星,但在她的內心是渴望一個和美穩定的家的,像每一個傳統的中國女性。無論是后來的茶商唐季珊還是導演蔡楚生,她單純的愛戀里始終延伸著一根主線:結婚。
可是她生命中的三個男人無一例外地都給不了她想要的婚姻。她只有把全部的母愛傾注到了養女小玉身上。
第一個男人張達民,對阮玲玉的消耗最大。無論是后來唐季珊對她的玩弄,還是最后選擇自殺,根源離不開張達民的丑惡行徑。
那時的張達民似一個孩子,生活上能力上都離不開阮玲玉的照顧。而阮玲玉屬于需要被關懷被照顧的性格,所以,在和張達民的關系中,她很累。
彼時陷在和張的感情糾葛里,阮玲玉煩悶卻找不到出路。恰逢其時,22歲的她遇到了聯華電影公司的大股東,唐季珊。唐季珊是海外歸來的富豪茶商,商界精英,更是一個很懂女人心的42歲成熟男人。
她說:我這個人最受不了別人對我好,誰對我好,我會發瘋般地對他好。
他深知阮玲玉這樣的女人需要的是什么,便展開有的放矢的攻勢。如?包法利夫人?的羅多而夫,一個風月場的老手,一眼看出他眼前的女人正處于一種怎樣的心理需求,怎樣毫不費力,僅用語言就能捕獲。
唐季珊對阮玲玉其實很愛的,在這點上,羅多而夫對愛瑪僅僅是玩弄。唐在上海新閘路買了一棟三層樓房送給阮玲玉,并將阮玲玉母親和養女一并接來。據說,這棟樓房在今天看去,依然富麗堂皇。
有個細節:在進門時,激動的唐季珊彎腰欲抱起阮玲玉進去,阮玲玉羞澀甜蜜,莞爾拒絕:到我們正式結婚時再做吧。唐在聽到"結婚"兩字時,明顯愣怔了一下。而深陷愛情的阮玲玉根本無法察覺,她靠著門,看著唐走進房間,一把抱起小玉,和藹可親地說帶她去看自己的房間(其實是逃避結婚話題)。滿足的微笑漾在她臉上,她堅信,持重成熟又儒雅的唐,一定會帶給她要的幸福。
天真的阮玲玉以為,下一段感情不僅能將她從上一段愛恨糾葛中解脫出來,更是一把開啟幸福的金鑰匙。事實證明,都錯了。
張達民看到和自己同居了八年的女人,被一個比他高了幾個檔次的富商給"搶"去,內心的嫉妒與自卑徹底點燃了他的無賴本性。他敲詐高額錢財未果,一紙訴狀將阮和唐一起告上法庭。莫須有的理由是:阮玲玉曾偷了他家的衣物財物,并給了唐。小報記者抓住這場兩男爭一女的好戲(關鍵是這一女是當時最耀眼的阮玲玉)大肆渲染,不分黑白。
唐為了利益和名譽,讓阮玲玉登報聲明,是與張達民解除了同居關系后才與唐在一起的。這樣,阮玲玉的私生活已經全部被扒開,裸露在世人面前。所以,單從唐堅持讓阮登報聲明這件事上看,唐更愛的是自己,根本沒有考慮過阮玲玉的感受(但在阮玲玉去世后,唐一直盡自己最大的能力養著阮母和小玉,又看出他的悔里自是存在愛的)。壞事成行的是,阮玲玉得知,唐又與另一個舞女打得火熱,這時的她才不得不承認自己又一次遇人不淑,高估了愛情 。
身心俱疲的阮玲玉只有把全部的心思寄放在自己的角色上。1935年,她在拍?新女性?時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三個男人----蔡楚生,也是這部電影的導演。
這是一個對地位低下的女性充滿悲憫和正義的男人(也是這點讓阮玲玉錯誤以為,蔡才是拯救她的真命天子),一個有才有抱負的年輕人,卻也是一個膽小無擔當的男人。
?新女性?主人公韋明原型是艾霞,一個與阮玲玉身世經歷驚人相似的女人。艾霞(1912---1934)也是一個女明星,遭遇了一場自以為是真愛的愛情。狗血的劇情是,那個有婦之夫不止她一個女人,卻信誓旦旦會給她婚姻,給她幸福。遭遇背叛,再加上其他工作生活的諸多不如意,無處排遣痛苦的艾霞吞煙自殺。在劇中,韋明服毒自殺后,突然有了生的渴望,她掙扎著坐起,口中不斷呼喊:我要活,救救我!演完這場,已經完全入戲的阮玲玉蒙著劇中的被子失聲痛哭,久久不能起來。她想到了自己的處境,或許冥冥之中也想到了自己的悲慘結局。
?新女性?獲得了成功,也激起千層浪。新聞界不滿影片中對記者的抨擊,直接將矛頭指向影片女主角阮玲玉。阮玲玉本已深陷愁苦不得門,何來迎接這般雪上加霜。
她去找蔡楚生,寄最后一線希望:我只想問你一件事,你可以帶我走嗎,我們一起去香港。
去了同樣也要回來,他小聲囁喏。
可以呀,結了婚再回來。
她看著他,等,等著回應,等著幸福。
他沉默,然后避開話題。
她也沉默。然后,她默默拿起桌上的包,她輕輕起身,離開。
就在當夜,她決絕選擇了離開所有人,離開這個讓她悲傷的世界。
蝴蝶兒飛去 心亦不在 凄清長夜 誰來拭淚滿腮 是貪點兒依賴 貪一點兒愛 舊緣該了難了 換滿心哀 怎受的住 這頭猜 那邊怪 人言匯成愁海---?葬心?
如果說當時的社會環境是殺死阮玲玉的間接兇手,那么同為二十世紀初中國的大美女、大明星的胡蝶呢?她們出生的時間只差兩年,但離世的時間卻差了五十幾年。阮玲玉在25歲燦爛年華吞藥自盡,而蝴蝶則活到了和平富足的1989年,兒孫繞膝,晚年幸福,于81歲高齡在溫哥華安詳離世。
是胡蝶比阮玲玉的命運更好嗎,還是遭遇的不幸和挫折更少些?
實際上,胡蝶的人生也很坎坷,甚至經歷了更多的曲折和磨難。感情上,胡蝶的初戀和阮玲玉一樣,遇到了游手好閑的浪蕩公子林雪懷。與阮玲玉的軟弱和縱容不同,在發現林雪懷是一個不聽規勸,扶不上墻的爛泥時,而且不知悔改,變本加厲地糜爛人生,性格剛烈的胡蝶毅然提出解除婚約。她沒有優柔寡斷,沒有前怕狼后怕虎。既沒有怕痛,也沒有怕輿論,胡蝶勇敢選擇了自己的人生路。 而后胡蝶與上海禮和洋行當職員的潘有聲締結良緣。抗戰爆發,胡蝶一家逃亡香港,香港淪陷,舉家又折返逃亡重慶。又接到請人帶回的30箱財物在東江被劫的噩耗。
為尋愛寶,胡蝶求助于軍統特務頭目戴笠。戴笠垂涎蝴蝶美色,將其軟禁三年,戴笠死于非命后,胡蝶才重回丈夫身邊。
胡蝶也經歷了與阮玲玉一樣的小報記者的捕風捉影。被誣蔑與張學良通霄跳舞,甚至還有人把這段子編成舞臺劇,搬上舞臺演出,一時輿論四起,即使登報辟謠也無法平息。如果換作性格柔弱的阮玲玉,恐怕很難承受。但心胸豁達的胡蝶登報聲明以后,只管安心過自己的日子,只待時間還她清白。
我們大膽設想幾條退路:去讀書,在進步學校接受進步思想的洗禮;或者聽從她那做了女子學校校長的女同學的邀請,第二天去做三八節演講(也許能避免當晚的絕望自弒),講出內心的苦惱與虛榮,在鼓勵女性同胞的同時,堅定了自己的內心成長,將自己的抗挫能力有意識培養。
或者,又或者,可一切只能是假設......
心獨立了,人才能獨立,才能驕傲地活成一棵在陽光底下肆意歡笑的綠樹,才能頂住迎面而來的風雨雷電。
命運是什么,不過是性格加環境。而阮玲玉的性格在那樣一個社會環境中,紅顏薄命也許是定數了。如果,她生活在現在,一個寬容的時代,她那些被小報記者抓住把柄的個人私事,也只算是風中揚起的一陣土塵:糊了一下眼睛,在水龍頭下洗一下,依然明亮。
正如1992年?阮玲玉?電影主演,28歲的張曼玉面對"假如你是阮玲玉,你會選擇自殺嗎"的問題所說:我想我的第一反應,除了我給人的感覺會是不在乎,我一定不會用我的不開心去滿足他們好奇感,更何況自殺?who cares?除了張曼玉自身豪爽活潑的個性,我想,整個社會大環境,也是讓現代女子更自由做自己的一個重要因素。
而阮玲玉,我們除了懷念,只有深深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