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描述一個靈魂/它擁有不謝的青春
有時候我覺得,我還是以前的那個我。
這個“以前的我”可以一直往前追溯,到我有印象的盡頭為止。我想表達的可能是天真,換個說法就是幼稚,再換個說法就是不加思索,沒腦子。
這個說法有點問題,因為一件事物保持原來的樣子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覺得”自己是以前的自己是很沒有道理的。我這樣說是因為,我現在的環境與以前的大不相同,甚至于從外面來看的我自己,我所做的事,我所做事的方式,都與以前有很大不同。
于是我覺得自己還是以前的自己,就有得說了。
我總是這樣自負的認為,我的見識和認知是超出我所能接觸到的一些同齡人的。我不能確定這種超出會不會,在什么時候會終止,至少我目前還在使用這種認知。既然超出,既然成熟,我就很難解釋自己有時候在思維和行事上展現出的沒來由的天真,幼稚,時而耍小孩子脾氣,情感發泄需要壓抑理性的特征。
所以我有時候就在想啊,我還是以前那個我,之所以行事有不同,是因為我在模仿見識到的,認識到的成熟的行為。當我做這些事的時候,我得刻意克服本來的想法,去實現最后的結果。一旦要做的事情缺乏模板,就會按照不成熟的本心行事了。
每當夜色降臨/就會輕輕歌唱
我覺得我的精神世界成分挺豐富的。
比方說,有時候會選擇用近乎無情的理性的方式解決問題。直白,直接。有些時候則具有豐富的感情。比歌詞還夸張,尤其是在高中時期,我幾乎可以隨時隨地唱起歌來,甚至上課或者自習。我也是很容易被引起共情的人,被感動的時候眼淚止都止不住。有時候連裝模做樣都能給自己真感動哭咯。
所以我撒謊的時候感情也是很真摯的。感覺沒被戳破過。或者說老師家長看我演的這么辛苦不忍心戳破吧。
我靠,這么一想豈不是很尷尬。
那我一直以來覺得自己沒被戳破的其他裝出來的東西……好像還占了不少部分……
我靠,尷尬死了,完了完了完了。
它唱著一個新鮮的故事/里面的人們相互微笑
我喜歡故事有好結局,無論電影動漫還是小說都是。我喜歡那種大團圓,各得其所,最好連壞人都變成好人大家一起手拉手的那種。主人公實現價值而獻身的我都看得難過。
我不知道這算是幼稚的一個方面還是什么,我認為好人就該得到好結局,一個人出于真摯的善意做了錯事也該被原諒。因為你的目的這么純潔,手段這么合理,心底這么善良正直,吃了那么多苦。得不到好的結局,多可惜呀?
壞人那么努力那么辛苦,也那么有能力,要是能變成好人享受好的結局多好呀。
直到現在我還經常這么想。當然,現在很多故事,尤其是那些變態的日本人和受他們影響的國內作者寫出的故事,都喜歡以慘烈得殘忍的方式給結局。這是否出自日本人的櫻花情節我不care,你有充足的理由惡心我,我也不樂意你惡心我啊。
這樣一種善惡有報的固定觀念也塑造了我追求表面的合理好看和做了壞事之后常戚戚的心態。
呸,管不住手的膽小的賊。
是不是每個夜晚都要這樣/為了愛/去用清醒交換
我印象中最早的夜晚思考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苗凱婷要和家人去美國了。她又胖又不漂亮,我們也并無交集,但我僅僅是由于失去了認識的人感到恐懼。她走前的一個晚上,我躺在床上心里著急,急得淚流滿面。
那可是五年級啊,想到明年所有認識的同學都不在一個班了,還包括我喜歡的小G和小S,還包括我的好哥們小H和小Z和小ZH和……
干脆哇地哭了以來。我爸媽都嚇壞了,這么大孩子怎么大半夜開始哭了呢,趕緊開燈過來看。
要我是我爸媽也嚇壞了,如果不是有這份深刻的回憶,我現在也無法去猜測到當時的我的感情。失去一個僅僅是認識的人會導致五年級的小男子漢哭得這么厲害。
后來我的夜晚思考就有了更多更豐富的內容,小學畢業前愁得撕心裂肺的,初中的時候是喜歡的小女生和沒寫完的作業和明早幾點起是補作業還是抄作業,高中的時候內容豐富一點,增加了對浪費了一天的自我批評,對明天的更高的要求和明天不交哪一門作業。大學前的假期經常會思考我出門之后老爹老媽沒我生活太孤寂,進了大學晚上思考的內容就比較單一了,媽的稿子寫不完了…媽的復習又沒做…媽的又是一點多了再這么熬夜我是不是就要死了。
總結出來一個內容,睡前想的東西都沒個屁用。
首先你睡前才想的東西都是不好辦的,好辦的白天就會琢磨著解決。看看就知道,小女生怎么想都沒法在你旁邊睡覺,作業怎么想也不會自己解決,怎么批評浪費了一天明天也是接著浪,因為客觀來說你的今天和你昨天的明天是一個東西。
其次,當你很完整的認識到問題之后,你離睡著也就不遠了。
一覺醒來之后,管它,先盡力別遲到吧。
男孩別哭/美麗世界的孤兒
Q:你在什么時候會認識到自己是孤獨的?
A:當人群散去后。
今天正在做的是一件以前我覺得只有小女生和文青才會做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幾個月的文科學習給了我價值觀上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反正這會兒我是真覺得我在有感而發。
趙川在班群里艾特了我,說聽到了海龜先生的男孩別哭,今天是感恩節,他正好謝謝我。
我們聊起近況,又有幾人加入。氣氛到了,自然需要發個紅包助助興。結果一個紅包出去,人更多了。
一群人聊了挺多,985的一群學霸都自稱進了技校,被揭發脫單的也不否認只是往外扔著表情包。我跟他們講了進辯論隊準備比賽的事,我當然沒跟他們說我目前遇到的問題,沒去抱怨。他們一致認為辯論挺適合我的。想想當年在語文課上經常和我撕語文第一大題的也就是趙川李琛小博這仨人吧,也是沒少受我摧殘。
網易云音樂播放著讓趙川想起我的那首歌,男孩別哭。突然間,我感受到音樂把不同時空串連在一起的強大力量。無法阻擋的回憶伴隨著旋律涌進腦中。
我曾經聽著這首歌收拾桌子,曾經聽這首歌在午間嘗試入睡,曾經聽著這首歌在周末剪切粘貼我的錯題本,曾經聽著這首歌站在晚自習二節課后的天臺吹風放松……談起來好像在回憶過去,細細算起來高考過去還不到半年而已,這之前我們還是在一個不到一百多平方的教室里肩膀挨肩膀坐著的七十號人。
音樂戛然而止。就像退潮。當填平一切的水褪去,我和回憶之間的溝壑看上去就像是個巨大的傷疤,重新橫陳在面前。
我想說的這個人群散去,不在乎它在歷史的哪個小點點時候發生。對你來說,其實每一次從混沌中重新認識到這一點,它就重新發生了一次。
所以剛才,人群在我面前重新散去了一次。
啊,好孤獨啊。
可我的心
我的家
在哪里
在哪里呢我的朋友
靜靜的聽
有個聲音在說愛你
閉上眼
跟隨她
跟隨她 就像跟著希望
那些城市上空飄著一顆顆不安的心
她一定也曾在這兒跳過歡快的舞蹈
清風吹來讓我感到一陣迷醉
那婆娑的身影
太陽般光潔
那些男孩一次次的叫著寂寞媽媽
愛是否能撫平他們內心的內心的傷痕
孤獨的人呵
我帶上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