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修學圣賢經典,除非我們的智慧比圣賢高,否則根本不能“批判”曾有人說,愛對孔孟老莊評頭論足的人,不是無知,就是狂妄之徒。自此,對圣賢經典的態度,我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對圣賢,恭恭敬敬;對經典,唯唯諾諾。后來,讀到民國高僧印光大師的一句話,使我對圣賢經典更加禮敬。印光大師說,一分誠敬,一分收獲;十分誠敬,十分收獲。
如此讀經,越讀越會有一種慚愧心。曾子《大學》里有一句話,令我感到相形見絀,慚愧不已。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已,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大學》)
小人是啥樣子的?自己是小人嗎?
當我讀到“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一句時,渾身發熱,羞恥感涌上心頭。難道曾子不是在說我嗎?久久沉思,這樣的事情,在我身上數不勝數。但是過去,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記得1988年,我的一位朋友新買了一輛鈴木摩托車。為了過車,我就問朋友要了車鑰匙,搗鼓搗鼓就發動摩托上路了。當時,我是既沒車技,也沒有車本。我騎著摩托來到一個紅綠燈路口。路口是紅燈,站著一個交警,我減速停車等候紅燈。其實,交警也沒有特別地在意我。但是,我心卻緊張得要命。于是,故作鎮靜,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因為太在意偽裝了,突然,摩托車熄了火。哎呀,當時我的心怦怦地亂跳,就差蹦出嗓子眼兒了。正在我準備發動的時候,我的目光與交警的目光交會了。一時間,渾身虛汗淋漓,令我口干舌燥。手一哆嗦,摩托車傾倒下來。我趕緊扶起車,然后保持一本正經的樣子繼續發動車子。頭不敢抬,眼不敢看交警。車子發動后,我不敢再走大馬路,找了路邊的一個小街巷就溜之大吉。但是,把車交給朋友的時候,我卻大肆炫耀自己,如何“無師自通”地駕車,又如何“死里逃生”,絲毫沒有一點違章之恥。小人,就是凡夫俗子,很容易無事生非。然后,帶著僥幸的心理“胡作非為”。這樣的例子在我的身上太多,不多說了,給自己留點面子吧。
所謂誠意,就是誠心。誠心是什么樣子的?誠心呀,其實就是良心。能知自己善惡是非的心,就是良心。沒有車技,沒有車本就去駕車,我的心已經告訴了我,這是錯的。就像聞到臭味,人都知道臭,并討厭臭一樣。但是,我知道了錯,卻沒有討厭錯,反而樂此不疲。誠心丟失了。所以,誠心本來人人都有,被我們自己污染了。良心不用學,天生就有。人只要按良心做事,肯定都是善事。人只要保持良心,根本無須別人來管理,就能自律(自我管理)。人有良心,其心是明亮的。明亮的心,就是智慧之心。慎獨,一種恢復良心的修煉方法。非常重要,也十分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