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種在心里的蠱,慢慢的潛入骨髓,并深深地扎根,著了迷、成了魔,漸漸演變成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不可或缺的執念。
時下,旅行已然成為一股潮流,吸引著人們趨之如騖、樂此不疲,或長途跋涉,或近距郊游,觀光自然風物、超凡景致,領略歷史人文、風土人情,寄情山水,釋放心情,收獲愉悅。
我們在中國旅行日這天,驅車3個多小時前往回龍灣國家森林公園。車廂內,歡聲笑語,車窗外,漸露生機的田疇,綠意盎然的植株,令人不勝欣喜。
我們下了依蘭國泰國旅提供的客車,集體合影。原本大風的天氣,因為攢動的人頭而變得柔和起來,陽光也分外充足,游人如織,絡繹不絕,都在旅行日這天,慕名而來。“黑龍”的傳說在這里千古流傳!回龍灣又名“黑龍潭”,位于湯旺河北一公里處,臨清別墅后。水面6萬多平方米,呈不規則曲折狀,因之稱“灣”。回龍灣的傳說,最引人入勝的是黑龍昂突說。旅游景點的開發倘若融入歷史故事、民間傳說,這樣便顯得有生機有活力,這是人們的聰慧之處。 ?
由于臨近晌午,大家起早長途而至,有些饑腸轆轆了,有人提議趕緊補充給養吧,于是擇了一處寬闊地帶,拿出準備好的食物開餐,午餐簡單而又熱鬧。人生無處不相逢啊,同游者有很多好友,有依蘭縣青年志愿者協會的成員,有依蘭縣書友會的成員,有故交,有同事,也有上次賞花之旅的朋友,大家心無芥蒂,敞開胸懷,暢所欲言,把酒言歡,其樂融融。
漫步在林蔭路上,被綠意盈盈的植株感染著,被習習的夾裹著草木香氣的微風熏陶著,無不愜意。人潮涌動,摩肩接踵,不時被往來穿梭的人群隔離,我們只好自行的分散組成幾支小隊伍,然后在小隊長的帶領下漫游。由于初來乍到,不熟悉景點的設置,不免走了一些冤枉路,在所難免,不必牢騷滿腹,不必怨天尤人,既來之則安之,隨遇而安吧。人們互相拍照,把快樂心情和美麗景象融為一體,定格成美好的回憶。
忽見“動物園” ,當然這里無法和真正的動物園相媲美,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人們如孩童們欣喜,與動物們“交流起來”,給大熊喂食一些我們剩下的事物,當然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有的人沒有親眼見過孔雀,更別提目睹孔雀開屏了,期盼孔雀能綻放美麗、綻放奇跡,然而未能如愿,竟久久留戀不忍離去。人啊,萬物的主宰,萬物的靈長,讓動物為其服務,讓動物成為消遣。生命有別啊,各自安好吧!
但凡名山大川,都離不開寺廟、道觀,只有這樣才顯得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招徠八方游客,令人無限向往,為人們增添不盡的談資。回龍灣國家森林公園當然也不例外,然其他的寺廟見的多了,此地拍個照而已。
旅行過程中,偶遇很多來自其他地方的游客,或是組團的或是散客,人們見面一聲問候,相逢一笑。我們還觀看了幾支團隊的舞蹈表演,不禁送上一陣發自肺腑的掌聲。由于過度的拍照,沒有仔細欣賞美景,回味時不免興味寡然。 返程途中,前往金山屯旅游區逛逛,金山小鎮國家AAA級景區,是省內唯一一家以小鎮為概念晉升的國家級景區。這個景區給我們留下了念想,將來有機會定會揭開你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