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南京,梧桐微雨,除了滿街的熙攘和嘈雜,還有滿城的鴨子香膩。
南京是個好城市。
無期而遇,走來也算是緣分使然,第一次的演唱會,第一次的南下,第一次的青旅~潤色了我對于這個秦淮城市的初始記憶。
又一日晨午,公交輾轉,尋食覓景。側目望向窗外,有一神沒一神的盤點著過客匆匆,鬧市生活。風從窗外溜過,眷戀殘葉,路邊的梧桐蔭下,是那位襤褸蹣跚的乞者踱步前行。
初見,是到了南京的第一天晚上,沒忍住饞蟲勾引去探索夜市的繁盛,叮鈴哐啷的油煙起伏之間,一掂小炒利索的裝盤上桌;熱氣升騰的背后,鹵煮小串紅紅癡癡,像是發(fā)出了不斷的吆喝聲,勾攬著前來尋味的他鄉(xiāng)異客,花甲烤串,炸貨冰飲……夜市不知疲倦的香氣和昏昏欲睡的路燈相互呼應,跳著只屬于自己的圓舞曲。香氣和暈黃未觸及的地方,他就那樣懷抱著蹲坐在地上,雜草般油枯的頭發(fā),黝黑溝壑的臉,分不清灰白且略帶反光的斑駁衣衫,沒有周遭食客的愜意滿足,沒有小販的忙碌緊張,一臉無恙,靜坐在夜色的第二重黑暗之中。只有眼睛有些微的動蕩,盯著不遠處的同樣臟亂的小桌子,目光緊追桌子上食客那一直沒有停下來的筷子,直到食客手里的動作放慢,筷子扔到了一邊,回頭結賬。簌的起身,走到桌前,端起了剛剛那位食客的殘羹盤碟,撿起了食客用過的筷子,轉身又回到了自己的黑暗之中,悠哉悠哉的吃了起來……
而這一次,依然是那晚的熙攘的街道,那個全然不顧周遭人眼光的乞者。只是背上,多了一個裝滿了空瓶子的蛇皮袋,不重,但是很大。
佝僂著腰一步一步,即使行走在萬眾矚目之中,卻也漠然。不緊不慢,由東向西,耷拉前行。
紅燈亮了,公交停在了原地,行色匆匆的行人也放慢腳步最終停在了原地。只有原本平行的乞者,沒有加快,也沒有放緩,還是先前的步調,漸漸向前,走過車前,走過人群,直至紅燈路口,繼而左轉,腳下踩著的,依然,是之前的步調。
而我,還囿于原地。
我們生來彷徨,迫于選擇,奉行主線成長。接受了犧牲部分小我,去成就世人公認的超我和自己滿意的大我。為了那個公理既定的方向,妥協(xié)了舒服的步調,換上了走走停停的節(jié)奏感,好像忙碌本就是生活本質,慵閑只是忙碌的回報,上天的恩賜而已。曾經追問的聲音越行越遠,毫無抵抗之力,更無抵抗之意。
孩子說:得失本無定論,此處亦無評判~周遭對乞者的鄙夷哂笑,又何嘗不是乞者對周遭的同感。
細而思之,那位行走乞者的自由和隨心,是多少人終其一生的追求,至死方休未得。
h~ei~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