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黑石蜜漿喻 昔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來至其家。時此愚人便作是念:我今當取黑石蜜漿與此富人。即著少水用置火中。即于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傍人語言:下不止火,扇之不已,云何得冷。爾時人眾悉皆嗤笑。其猶外道不滅煩惱熾然之火,少作苦行臥蕀刺上。五熱炙身而望清涼寂靜之道,終無是處。徒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現在,殃流來劫。
我們的修行,不去除內心的各種雜念,內心不靜,外在的再苦修也是無益的。
說人喜瞋喻 過去有人共多人眾坐于屋中,嘆一外人德行極好,唯有二過:一者喜瞋,二者作事倉卒。爾時此人過在門外聞作是語便生瞋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己愚惡之人以手打撲。傍人問言:何故打也。其人答言:我曾何時喜瞋倉卒。而此人者道我順喜瞋恚作事倉卒,是故打之。傍人語言:汝今喜瞋倉卒之相即時現驗,云何諱之。人說過惡而起怨責,深為眾人怪其愚惑。譬如世間飲酒之夫。[身*冘]荒沈酒,作諸放逸,見人呵責返生尤疾。苦引證作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諱聞己過,見他道說,返欲打撲之。
一者喜瞋,二者作事倉卒。這兩者我似都有,原來特別接受不了他人的批評,一批評便會生氣著急辯解,近兩年似乎好了一些,不會立刻反詰,但內心不服還是有的。同時做事很快,目的也有不想讓他人說做事拖延的因素。貪嗔癡慢疑,嗔慢疑都是自己需要慢慢修煉的。
殺商主祀天喻 昔有賈客欲入大海。入大海之法要須導師然后可去。即共求覓,得一導師。既得之已,相將發引。至曠野中有一天祠,當須人祀然后得過。于是眾賈共思量言:我等伴黨盡是親親,如何可殺。唯此導師中用祀天。即殺導師以用祭祀。祀天已竟迷失道路,不知所趣,窮困死盡。一切世人亦復如是。欲入法海取其珍寶,當修善法行以為導師。毀破善行,生死曠路永無出期。經歷三涂,受苦長遠。如彼商賈將入大海,殺其導者迷失津濟,終致困死。
想要證悟大道,需要遵從戒律,善念善行是戒律核心,放棄了這個根本,再怎樣修行也不會取得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