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時候旅行歸來我也會困惑,旅行的意義究竟是什么?遠離自己熟悉的地方,感受別人習以為常的生活,帶給我們的體驗更多是新鮮感產生的美,還是能有片刻時間脫離日常秩序的竊喜?
這次在蘇州和上海,我跳過了一些很有名的景點,也重走了一些去過的地方,因為大部分時間是自己一個人,不再糾結路線是否合大家心意,可以只去自己想去的,人多就換個地方,累了就坐下喝杯茶或咖啡,反而發現了旅行中新的樂趣——沉浸在某個情景中,穿梭于現實和過往之間,與另一個時空偷偷對話。
而這樣的樂趣,不在于景點的數量和名氣,而在于它們是否與身處之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脈絡有關,比如古典園林之于蘇州,十里洋場之于上海。這個隱形脈絡,其實定格了所在城市的氣質與觀感,也成為當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蘇州與上海的游記會分成兩篇來寫,本文是蘇州篇。
蘇州園林散步地圖 |?3天2晚
D1
午餐:珍珠飯店
PM:滄浪亭/可園
下午茶:麻雀咖啡
晚餐:裕興記面館
Nignt:夜游網師園
D2
AM:環秀山莊/藝圃
午餐:閶門姚記豆漿/
花間堂茴香餐廳
PM:留園/蘇州博物館
晚餐:黃天源糕團
Night:非遺堂評彈茶館
D3
AM:拙政園/獅子林
午餐:偉記奧灶面
PM:誠品書店
晚餐:蘇Show人文雅集
品園記
選擇在蘇州只看園林,其實去之前是有些忐忑的,中國古典建筑和造園藝術其實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作為一個沒啥專業知識的人,真的能看得出這些園林的美好之處嗎?答案是,可以的。
對我而言,走進園林,更像走進一個個古人的家,這里居住過他們的家人,有他們生活的痕跡,隱喻著他們的志向,這里也有他們與自然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今天,我們生活的方式雖然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但對自然與古典的敏銳度,還是藏在潛意識深處,一經觸發,仍然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園林的美,并且不由自主地產生親近感。
生于蘇州的畫家&詩人車前子寫過一本《品園》,他經常在蘇州各處園林中長久閑坐,看石看山,看四季變幻,我想這應該是園林的正確打開方式之一,畢竟園林是給人長時間居住賞玩,而不是用1小時跟團游覽的。蘇州園林究竟有多美呢?車前子說,“園林的美有時候讓我無望”。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壹 |?滄浪亭
明月清風 以水為墻
先去滄浪亭,多半是因為《浮生六記》。雖然沈三白只是“居滄浪亭愛蓮居西間壁”,但中秋夜攜蕓娘賞月是切切實實就在滄浪亭的,從“炊煙四起,晚霞燦然”,一直坐到了“風生袖底,月到波心”,當時“正誼書院未起也”,這個正誼書院就在今天滄浪亭對面的可園。
在園中后山閑坐時跟Cookie聊起,沈復其實當時也只能說囊中羞澀又向往生活品質的普通文人,《浮生六記》流傳至今,不好說文筆如何,但娶到理想妻子典范——蕓娘,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為人羨慕的地方了。
滄浪亭的歷任主人里,前有北宋著名詩人蘇舜欽,是他購得后取“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之意題名滄浪亭,并經常與歐陽修等友人在此相聚,亭前楹聯“明月清風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就是分別出自歐陽修與蘇舜欽的詩作;后有南宋名將韓世忠,他的妻子就是親自上陣擂鼓退金兵的梁紅玉。一文一武,不知當年園內往來過多少當世精英人物?
作為蘇州現存的最古老的古代園林,也是唯一“以水為墻”的園林。滄浪亭園內水景不多,由復廊隔開的墻外卻有池水環繞,墻上108種式樣不同的漏窗也連接起了似隔非隔的景色。
即便是周六的下午,滄浪亭里游客也有限,只有幾個來寫生的學生。恍惚間墻外傳來陣陣車聲與游客喧鬧,倒仿佛來自異世。
園內翠玲瓏的格局在某一期《夢想改造家》里被建筑師借鑒過,三個對角連接的正方形,在小空間里拉開了視線的縱深感。實際走進這幾間被萬竿翠竹簇擁的靜室,只覺得置身深山竹林,確實會有“日光穿竹翠玲瓏”的感慨。
貳 | 可園
書院園林 才子江南
可園原本是滄浪亭的一部分,后來建成正誼書院,是目前蘇州唯一的書院園林。可園素雅的氣氛和開闊的格局,與滄浪亭有很明顯的區別。
當時的蘇州書院百家爭鳴,更知名的紫陽書院以朱熹為名,也以朱熹之學為宗,原址距離網師園不遠。正誼書院則倡導西學,注重革新,第十四任講習馮桂芬師從林則徐,主張“自強攘夷”,對后來的洋務派有很大影響。
江南文風之盛,讓“江南”和“才子”成了一個固定詞組,那些或生長于此,或求學于此,或為官于此,或隱居于此,在其他地方可能會大書特書的人物,只有在江南,仿佛是尋常鄰里而已。
叁 | 網師園
游園驚夢 春移明軒 ?
網師園我是第一天晚上去的。夜游網師園可能是少有的夜間能走進園林的機會(大部分都是17:00閉園),不過燈光效果稍顯夸張,用得顏色也多,反而顯不出園林本身的美感。
夜游的路線上有江南絲竹、評彈、昆曲、琴簫等表演,如果只是想簡單感受下,可以選擇夜游網師園,如果是想認真聽一段,還是推薦去更專業的演出場所。網師園則可以選擇白天游玩。
畢竟這里還有原樣復制成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明軒”的“殿春簃”,那個傳說中張大千兄弟曾經在此養虎作畫的院子。第一次知道這個海外園林項目還是在一部紀錄片中,不過時間太久已經忘了原型是在網師園,在園內遇到才覺得可惜,錯過了它白天的模樣。
選擇殿春簃作為明軒的原型,是來自陳從周教授的推薦,貝聿銘先生親自參與了建筑方案圖紙的審核。希望將來能有機會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與它偶遇吧~
肆 |?觀前街&十全街美食
去一個到陌生的城市,即使玩的地方不做功課,吃的我也一定會事先看看,找幾個備選項心里才有底。蘇州菜雖然也是濃油赤醬,但水產豐富,也不乏追求原味鮮甜的菜品,對時令食材非常講究,另外蘇式面和各種小吃種類之多……是可以寫書的。
滄浪亭-可園-網師園三個園林距離不遠,從我住處到這個區域會經過觀前街,所以午餐選在了觀前街的一家老店——珍珠飯店。
從服務到裝修都有種國營老店的懷舊感,不過味道比預期的有驚喜,除了金花菜略老一點,鵝肝與蠶豆本來是當小冷盤點的,結果被份量嚇到,沒吃完打包了一半回去晚上佐酒。
下午從可園出來有點早,在十全街發現一家麻雀咖啡,有比較靠譜的手沖咖啡。剛好對面是一家裕興記,嗯,那晚餐就來個三蝦面吧~至少不像其他分店排隊那么長。
三蝦面指的是:蝦籽、蝦仁和蝦黃,只有夏季一兩個月時間應市,由于人工拆蝦的緣故價格小貴,直接把蝦仁拌在面上吃即可。不過悄悄在這里說句,我覺得“鮮”這一味,過猶不及,三蝦鮮而又鮮的做法,吃到后面會覺得有點暴殄天物,分量少點可能更能顯出蝦本身的珍貴與鮮甜。
觀前街備選餐廳:
新聚豐
珍珠飯店
十全街備選餐廳:
協和菜館
同德興(楓鎮大肉面)
裕興記(三蝦面)
伍 | 環秀山莊
山重水復 尺幅千里
在蘇州的第二天是周日,出門看了一眼蘇博門口的長隊,果斷決定還是繼續逛園林吧。
環秀山莊始建于晉代,多次興廢之后,今天能看到的部分其實真的面積很小。小到什么程度呢,上圖我站的位置能看到一山一池一樓,基本就是整個園子的大小。
來這里,是為了這座清代疊山大師戈裕良的假山。早先看《品園》,作者多次來環秀山莊,在假山之間慢行,如看明清畫家的冊頁,轉個彎又像是宋元手卷,幾乎是中國半部山水畫史。
雖然現在為了保障游客安全已經不能登上假山,但圍繞假山的不同角度,仍可見蒼松遒勁,懸崖陡峭,藏于半畝之內。
在環秀山莊游覽時,并沒有對曾經的主人留下太深印象。但巧合的是,幾天后在上海思南書局偶然看到書上一篇短文,作者葉放寫了對石的感情,提到他的先祖正是清中期環秀山莊的主人,也是《隨園食單》作者袁枚的好友。之前我只知道葉放老師是畫家,自己造園,也做文人雅集,讀到這里才了解這份傳承的緣起。
陸 | 藝圃
文人園林 ?響月浴鷗
藝圃低調地藏在文衙弄深處,跟著導航指引,走過蘇州市井街巷之后,園門出現得有點突然。其實蘇州不少園林都有定時免費講解,但我們在藝圃聽得估計是最認真的一次。跟一班學園林的學生一起,聽講解志愿者大叔講足了1個小時。
這里是老蘇州人很愛來喝茶的地方,也是我覺得尺度最舒服的園林,但實在拍不出身在其中的感受。簡單質樸,比宏大精巧更適合生活。
所以也不想太去理會“響月”通“享月”這件事,就認定是月光掉進池里撲通一聲,好像也挺適合藝圃的夜晚。
藝圃是典型的文人園林,歷任主人的氣節與風骨就不多說了。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任主人文震孟,他的曾祖父是吳中四才子之一文征明,弟弟文震亨則是《長物志》的作者。《長物志》分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幾榻、器具、位置、衣飾、舟車、蔬果、香茗十二類,堪稱古代文人園林生活百科全書。而書中的一些美學思路,剛好可以在藝圃有所印證。
浴鷗池是在藝圃一角的小池,“階前石畔鑿一小池,必須湖石四圍,泉清可見底,中蓄朱魚翠藻,游泳可玩。四周樹野藤細竹,能掘地稍深,引泉脈者更佳。忌方圓八角諸式。”站在池畔透過石橋與圓門,剛好可以看到延光閣一角。嗯,這個是前面說的講解志愿者大叔指點的位置。
柒 | 留園
奇峰冠云 ?喧鬧人間
留園與拙政園,北京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并稱四大名園,所以相應的,也有著與知名度相符的客流量。冠云峰縱然奇絕,也抵不過旅行團的聲浪。
于是直接繞遠路去了園子西邊的山林,山頂舒嘯亭也有人納涼休息。還好山路盤繞,古樹茂密,還是能顯得清幽。經過活潑坡地到了明瑟樓對面,就又回到了喧鬧人間。
捌 | 蘇州博物館
在蘇州的第三天剛好是周一,博物館會閉館休息,所以今天從留園出來又去了蘇博看排隊的人有沒有少一點。好消息是,排隊的人不算太多,壞消息是,人都在博物館里面。這大概是第一個我只能看建筑,幾乎完全沒法看展品的博物館吧。
蘇州博物館的建筑設計,是貝聿銘先生封山之作。分明是幾何線條的現代建筑,卻處處能看出傳統園林的影子,大大小小的庭院,以壁為紙的片石假山,光影搖曳隨著時間推移展現出不同的美。
玖 |閶門&山塘街美食
環秀山莊和藝圃步行距離不遠,藝圃出來往北直行穿過民居的區域是西中市,再往閶門方向不遠能看到姚記豆漿。再繼續步行幾分鐘,穿過閶門就是山塘街了。《石頭記》第一回說:“這東南有個姑蘇城,城中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說的就是這里。
姚記豆漿是多年的老店,我被“荷葉包美人”的名字吸引了,看似普通的薄餅包上油條,口感微甜酥軟,給油條本人加了很多分。咸豆漿第一次喝,一旦接受這種設定,也是好喝的口味。
不過之前想吃的潘記藏書羊肉在裝修,萬福興糕團只有早上營業,只好去了花間堂茴香餐廳。雞頭米雖然不是正當季,但清香適口跟蝦仁很配,可以沾一點點醋來吃,我喜歡這個比三蝦面更多些。太湖三白只吃了銀魚,Cookie說銀魚莼菜羹是還原了它們在太湖里的生活環境。寫到這忽然想起《天龍八部》阿碧做的荷葉冬筍湯和翡翠魚圓,這配色和口味倒真是蘇州菜的風格。
夏季限定的炒肉團子沒吃到是個遺憾,來了才知道只有早上應市,并且很快會賣光。在炒肉團子和早上剛開門沒人的拙政園之間做選擇,我只好放棄前者了。
閶門&山塘街備選餐廳
閶門姚記豆漿
潘記藏書羊肉
萬福興糕團
花間堂 茴香餐廳
拾 | 拙政園
荷風四面 與誰同坐
早上一進拙政園,漫天碧綠就圍了過來。“四壁荷花三面柳”,站在荷風四面亭內,如同身處荷塘正中,無論往哪個方向望,所見都是隨風搖曳的蓮葉,與時隱時現的荷花。讓人幾乎誤以為并沒有路,要劃槳才能前行。
前面說過我更喜歡藝圃的尺度,是因為拙政園的美,已經不好算是日常。春日在海棠春塢讀書,夏日在荷風四面亭賞荷,待霜亭畔遍植橘樹,雪香云蔚亭藏于梅林內。不同季節都有自己專屬的賞景所在。
十八曼陀羅花館與卅六鴛鴦館是一廳兩面,南廳冬日取暖,北邊池內曾放養過三十六對鴛鴦。甚至獨坐軒中,也可以自問自答:“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
據說曹雪芹幼時前曾在拙政園居住過一段時間,稻香村的田園風光神似拙政園秫香館,藕香榭不僅名字相同,連建筑風格都相似——“原來這藕香榭蓋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回廊,也是跨水接峰,后面又有曲折橋”。雖然實際大觀園應該是融合了多個園林的意象,但也不妨礙在園內閑坐的時候,偶爾神游一下。
拾壹 | 獅子林
禪宗園林 群峰如怒
獅子林始建于元代,因園內多怪石,狀如獅子,取佛經中“獅子座”的之意,得名獅子林。1917年貝氏家族購入后重新整修,加入了西洋造園手法,建筑大師貝聿銘兒時也曾居住在此。
雖然起源于禪宗園林,但歷任主人有寺廟,有官員,也有世家,多次修繕后的獅子林風格有些難以形容。假山規模龐大,怪石嶙峋,據說有9條道路20多個洞口,常常道路可見而不相通,走到道路窮盡時,抬頭望見山石林立有不怒自威的感覺。這個假山目前仍然是可以走進去體驗的。
幾個廳堂相對其他文人園林來說,則更加富麗厚重。乾隆下江南來了六次獅子林,還拿著倪云林的獅子林圖對照觀賞,并在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都進行了仿建。現在園內乾隆御筆的“真趣”與亭前金色小獅子遙相呼應,不過主人屢次接駕的時候不會在心里默默吐槽嗎?畢竟江南甄家也就是“獨他家接駕四次”而已。
拾貳 | 平江路美食
第三天下午去了誠品書店(這篇先略過書店部分),剛好從獅子林走過平江路去地鐵,平江路相對山塘街更安靜些,但跟其他城市商業開發后的歷史街區一樣,商業會逐漸沖淡生活的味道。
試了下陳揚蟹黃湯包和偉記面館的奧灶面,比較推薦后者。蟹黃湯包面皮偏干,蟹黃的鮮味也很不明顯,反而是干貝湯包鮮得眉毛一跳。
偉記面館有很多當地大叔一個人來吃面(奇怪,為什么沒有阿姨?),點了一份爆鱔燜肉面,爆鱔澆頭是單獨小碟上的,燜肉看起來有點肥,吃著卻香而不膩。
晚上想認真聽聽評彈,在平江路角落里找到一家“非遺堂評彈茶館”,兩位老師都是專業出身,現場聽的效果非常棒。不過因為是工作室,去之前最好先打電話確認下老師是否在(電話可以在大眾點評上查到)。
拙政園周邊備選餐廳
裕興記
朱鴻興
陳揚蟹黃湯包
平江路備選餐廳
偉記奧面館
聽香堂(私房菜需預約)
非遺堂評彈茶館(工作室需預約)
拾叁 | 行程及其他
到達蘇州:高鐵非常方便,從上海虹橋機場到蘇州站高鐵只要半個小時。蘇州站比蘇州北站更近老城區,最好是直接訂到蘇州站的票。在虹橋機場飛機與高鐵換乘大約需要1個小時,如果怕航班延誤,落地再訂高鐵票也沒太大問題,高鐵班次很多。
關于住宿:我定了兩晚棲遲依城客棧(拙政園店),靠近北寺塔地鐵站,走路去拙政園10分鐘不到,位置很方便,房間和院子干凈整潔。
行程規劃:蘇州園林我是大概分成三個區域來逛的,滄浪亭-可園-網師園在老城區南邊,環秀山莊-藝圃-留園在老城區以西,拙政園-獅子林-蘇州博物館在老城區北部,三個區域內基本都是步行可達范圍。知名園林比較建議工作日早起剛開門時去逛,如果下午去,17:00閉園的通常16:00開始就不可以入園了。另外博物館周一閉館,最好在官網提前預約,就不用把時間浪費在排隊上了。
相關閱讀:除了文中提到的《品園》和《浮生六記》,《紅樓夢》和《天龍八部》里其實都有很多蘇式生活的描寫。想要多了解古代文人園林生活的推薦《長物志》,對園林建筑感興趣的推薦《園冶》和陳從周老師的書。還有一套蘇州大學出版社的蘇州文化叢書,我在誠品找到了《姑蘇食話》,打算認真看看蘇州人關于吃的學問。
對我來說園林是什么?
良辰美景奈何天,
不知今夕是何年,
也許是關于古典生活的一個夢吧~
蘇州園林散步地圖 |?3天2晚
D1
午餐:珍珠飯店
PM:滄浪亭/可園
下午茶:麻雀咖啡
晚餐:裕興記面館
Nignt:夜游網師園
D2
AM:環秀山莊/藝圃
午餐:閶門姚記豆漿/
花間堂茴香餐廳
PM:留園/蘇州博物館
晚餐:黃天源糕團
Night:非遺堂評彈茶館
D3
AM:拙政園/獅子林
午餐:偉記奧灶面
PM:誠品書店
晚餐:蘇Show人文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