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不是說到,女兒明明說好了上琴課,后面又臨時反悔的事情嘛,有時候生活真的像是要跟你開玩笑一樣,來各種各樣的幺蛾子,讓生活變成了一個個不得不接受的挑戰。
我的家庭教育導師,曉雨老師今天又給我來了一個語音電話,問下女兒情況怎么樣了?
她說,通過昨天和孩子溝通后,孩子已經慢慢接受了,她并不是討厭小提琴,只是在練琴的過程中遇到了挑戰,也面對了來自老師,家長的壓力,所以接下來,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去引導下一步計劃。
說到這里,下一步計劃,還真沒有,我以為要給孩子時間,讓她慢慢去想通。不過老師和我說,孩子的卡點問題已經解決了,下一步就是要趁熱打鐵,趕緊制定行動計劃,不然這么拖下去,就像一壺水剛燒開,就又涼下去了。
因此,我和老公商量了一下,看看怎么給孩子引導。如果要問孩子,下一步行動計劃該怎么辦,她作為這么小的孩子,也想不出來,只能我們做家長的提供一些選擇,讓她去選。
這時候,我又想起了正面管教里面提到的,有限的選擇。在引導孩子朝著我們想要的方向去選擇的時候,我們要給孩子有限的選擇。
可是要給孩子什么有限的選擇呢?我問老公,老公說一時也想不到,這一等,就等到了晚上開家庭會議的時候。
女兒一聽要開家庭會議,情緒又很抵抗,她認為我們又要針對她來說教了,不想參加家庭會議,皺著眉頭,氣哼哼地坐在桌子對面。
我提出,女兒這次不肯去上課,主要是因為周五晚睡得太晚了,周六起床就九點鐘了,擔心沒時間寫作業,很焦慮,就不肯去上課。其實女兒對于數學作業太多還是有點擔心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寫完,所以執拗地不肯去了。
我說,如果女兒提前一小時寫作業,那還是有時間可以去寫的。女兒說是因為自己做噩夢了,不敢起床,所以跑到我床上睡覺,我九點鐘起,她就也跟著九點鐘起了。
我明確跟她說,周末真的想睡一下懶覺,因為平時都要跟著她早起,周末真的起不來,再怎么說,我現在也是一個懷孕六個月的孕婦啊,想睡一下懶覺,希望女兒能滿足。
老公聽了,靈機一動,從錢包里拿出一張平安符,送給女兒,說把它放在枕頭下面,以后做噩夢害怕的時候,就摸摸它,就會有神靈保佑了,也不用擔心害怕了。
女兒臉上對抗的情緒緩和了下來,問她爸爸,“真的有用嗎”
“當然有用啦,這可是我當年和你們一起去武當山的時候求的符呢!”還真是,這張符,已經求了有兩年多了吧,老公一直把它放在錢包里隨身帶著,現在,送給了女兒。
其實,老公還是很關心女兒的,就是平時太吝于表達了,以至于我都認為他不喜歡孩子,也不大愛孩子,看來,以前是沒有給他這個機會,他動手的機會,都被婆婆搶去了。
女兒接下來態度就好多了,這時候,老公就開始跟她談下一步。
問她,需不需要我們和小提琴老師去溝通,因為老師那邊,和小孩互動可能不太好,雖然她的小提琴技術比較好,可是對于教學來說,不太會互動,教學效果就會不那么好。
女兒點點頭,同意我們去跟小提琴老師談一談,這樣一來,把她害怕被老師責罵的心態也解決了。然后孩子爸爸繼續引導,那下一周我們就要開始去上課了,小提琴課和樂理課都要去上了。女兒沉默著答應了。
我們還給她找了一些名人例子,達芬奇,是一個大畫家,他的小提琴也能給他帶來很多靈感,她自己也說,說袁隆平,他的小提琴也拉得很好,我們鼓勵女兒不要放棄。
女兒終于答應不放棄,下周繼續去上課。本來約好的下周朋友家入伙去吃飯,我們也答應她,去參加入伙吃飯,晚上就先不去排練,以后沒約會的日子就去排練,她也同意了。
就這樣,把她所有的顧慮打消后,女兒終于同意了繼續練習小提琴。
這件事情,終于得到妥善解決了。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是要獲得孩子的共鳴,引導她跨過這道坎,這一步,曉雨老師已經幫我們做了,接下來,就是要給孩子足夠的認同,給她安全感,讓她放下因為不肯練琴帶來的后果,所產生的的不好的影響,這部分由我們來解決,等她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后,再去引導她進行有限的選擇。
多虧了我一直沒有放棄家庭教育的學習,一直跟老師保持聯系,也感恩老師給我們家的引領,其實,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任何問題都是可以得到妥善解決的,就看我們有沒有這個水平和這種認知。
惟有學習才能讓我們獲得這種認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