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未婚未育的單身女子跑去聊怎樣在孩子學習中幫助到他的沙龍去。
以下為所聽所感所記:
給孩子設定夠得著的目標,從一次次小的成功中獲得自信。
學習上的習得性無助。因長久以來沒有成功的體驗而心灰意冷自暴自棄。
心理愉悅或是緊張、壓抑會對孩子的智商產生升高或降低的影響。
限制性信念。例如數學。越覺得不行,越學不好,惡性循環。
關于學習重要的是:態度、能力、方法。
孩子的注意力。幼兒時候在孩子玩耍時不要打擾他。不停的噓寒問暖送東西或和他說話,都易造成對專注力培養的破壞。
穿珠子,穿手鏈,可以訓練注意力。
記數,記5位數,要對方重復,對聽覺注意力的訓練。抄寫數字,對視覺注意力的訓練。
朱爾特方格法,五乘五的格子。把數字亂序寫在里面。
追視法
印象深的兩段,(以A女士B女士為替代人稱)
如果初中班主任是慣用體罰來管理班級,你在的得知因女兒忘記帶了一份幾天前留的作業,而和班級里其他沒帶作業的二十多個孩子一起被老師用鋼尺打了手心,三天沒消腫,你的反應會是怎樣。
A打了電話給老師。
但不是如大多數人想的那樣,去責問老師為什么打的這么重,或是直接和老師說不許再打我女兒。
而是和老師說,我知道她因沒帶作業被打了手心,三天了還有點腫,就包起來了,不是因為孩子較貴,別誤會。下次如果再打她,請換另一只手。
聽后在座諸位,除一位強烈反對體罰,決不容許自己孩子被打的B女士外,皆連覺得這個電話打的才是真正解決問題而沒有制造狀況。
事后,女兒反應老師改用手錘人了。
B女士則講了一個關于孩子生病的問題。
一次有朋友說孩子感冒住院了,問我遇到這種情況該給孩子吃什么藥才好。我說我家孩子沒因生病打過抗生素,都在家物理治療好了。而且因為從3歲開始學游泳,冬天也堅持,經常出去爬山,走去遠方也帶著他一起旅行,他極少生病。不能在孩子生病了再去想該怎么辦,這屬于危機處理,危機處理有危機處理的辦法。在平時多讓孩子接觸戶外,多運動,體能自然就會變好。對孩子在努力過程中的所做的努力給予肯定,而不是只對結果給予表揚。
說到最后,不禁覺得現在的孩子真的很幸福,他們被允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而是不家長的所有物來教育。家長所能做的就是咬住牙堅持,不放棄。意識到面對某些場景升起的反應,某些是不合理的,是自己的情緒調節的不夠好。
你在他學習不好時,去責罵他,那么在他生病時,你還會選擇責罵他么?
為什么不呢,因為人人知道這條不可控的因素,不是他想生病的,那么,他也不想學習不好,這句顯然成立了。責怪和謾罵除了發泄情緒,別的任何作用都沒有。打孩子這件事該在三歲以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