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朋友聊起家庭教育時,大家一致吐槽基本都是媽媽在操心,爸爸就是一擺設,下班回到家,不是打游戲就是看小說,好像手機是他的孩子。
職場媽媽,白天和爸爸一樣的上班,為小家庭的幸福增添一磚一瓦,晚上回家要陪孩子親子閱讀,檢查作業,簽反饋,還得抽出時間陪孩子玩一會。難怪大家集體吐槽:我一個人就能搞定一切,要爸爸你干嘛!要不有這么一種說法:解放女性,但實際在家庭中真正解放的是男性。似乎有點道理。
我們來看看父親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父親對男孩子的影響:
父親身上的男性特質,比如果斷、剛毅、堅強、有力量、保護性等等,對男孩性格的形成至關重要。他需要內化父親角色的功能和作用。“父親角色”不僅僅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種象征,象征力量、規則、權威;“父親角色”還是一種言傳身教,父親用自身作為兒子效仿的模板、超越的目標,激發兒子成長的動力,用無聲的權威指引兒子的未來。
父親對女孩子的影響:
父親是女兒接觸到的第一個異性,父親在女兒心中的高大形象和榜樣對女兒的成長以及人生都有著很大的影響。一個有影響力的父親,無形中還給了女兒一個未來丈夫的模范榜樣,替她訂出一個判斷未來夫婿的標準。如果說母愛讓孩子有安全感的話,父愛則讓孩子自信和自尊。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擁有著高質量的安全父愛的女孩,長大后較少出現行為問題,也不容易抑郁,她們更開朗自信,更坦率大方。
由此看來,爸爸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吐槽孩兒爸身上的所有缺點,對你孩兒的成長都毫!無!用!處!
試圖改變老公是有難度的,畢竟爸爸們在這么多年的相處中不是練就了一副狡辯的好口才,就是裝聾作啞不理這一茬。
抓住別人的缺點,能夠帶給你的,只會是滿滿的“負”能量。
所以對于孩兒爸,要放大他的優點,縮小他的缺點。不僅是為他,更是為在孩兒心中塑造一個完美父親的榜樣。
為了讓孩兒爸也參樂于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我嘗試了以下幾個套路:
1.將爸爸的強項展示給孩子
女兒上一年級了,有時會問我一些她不會的數學題,這時我就故意把她支到她爸那,說:“你爸上學時,數學是全班第一名,數學是他的強項,你去問問他!”女兒眨巴眨巴大眼睛,無比崇拜的找到爸爸,問:“是真的嗎?”老公肯定的回答:“那是必須的!”于是美滋滋的和女兒探討起數學題,既解放了我,又給老公創造了親子時光,一舉兩得!所以孩兒媽們要明確孩兒爸的強項是什么,給孩兒爸戴高帽,在孩兒十分崇拜老爸的基礎上,不僅增進了父子之間的感情,還讓孩兒爸欣然接受與孩子共處的時光。
2.善意的謊言
孩兒的衣服,鞋子以及課外書基本上都是我從網上買的。偶爾在拍好了商品后,我會把消息神秘的透漏給孩子:“你爸好像在網上給你買禮物了,具體是什么我不知道,你收到了也讓我看看哈!你要保密,因為你爸不讓我告訴你呦!”女兒聽了,很期待的點點頭,表示一定保守秘密。收到快遞后,她興奮跑到爸爸那,說:“謝謝爸爸的禮物!”一頭霧水的爸爸看看偷樂的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孩兒爸也會美美的說:“喜歡就好,下次爸爸還給你驚喜。”次數多了,孩爸也會偷偷的記下孩子想要什么禮物,以在必要時給孩子一驚喜。
3.放手讓爸爸帶孩兒出去
自從有了二寶兒以后,我外出的時間很少,不能經常帶大寶兒出去玩和吃飯,于是帶大寶出去的重任就落到孩兒爸身上,孩兒爸會帶她去單位,去參加聚會,去游樂場,去爬山……原來我對孩兒爸獨自帶孩兒出去極不放心,很擔心他不會照顧孩子,但現在看來的大寶兒跟爸爸單獨出去也很好、很享受,孩兒爸也慢慢的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找到了自信和育兒的快樂!
一顆種子,在靜待花開時,需要我們澆澆水,施施肥,必要時還得捉個蟲兒。一朵嬌艷欲滴的花尚且需要這般付出,那想收獲一個優秀的孩子,不得不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用心與精心。
希望孩兒爸們都能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中來,既能享受到親子的快樂還能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
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