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 Neuharth?
尹小影譯
同不健康自戀者相處會有不同的“指南”,本文介紹11個同自戀者相處時的雷區。
1.不要通過光鮮的外表來評估他們的價值。外表對于自戀者來說意味著一切,他們極盡所能地去展現出一種優越感和確定感。他們喜歡用模糊的行為讓別人去猜測。事實上,在理解自戀者時需要記住,他們內心其實存在著很深的不安全感。他們光鮮的外表其實是為了掩蓋內在的空虛。我們需要看到自戀者的痛苦,而不要被其偽裝所蒙蔽,不是所有發光的都是金子。
2.不要過度暴露個人信息。你給自戀者的個人信息越多,自戀者用來對付你的武器就越多。自戀者需要優越感,他們會不擇手段地去羞辱你、操控你,尤其是在你最脆弱或者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在選擇向自戀者暴露的信息的時候請做出明智的選擇吧!
3.不要試圖向自戀者證明你的想法、感受或行為是合理的。很多自戀者都會讓別人反復揣測懷疑自身。他們會尖銳地提問或者提出質疑,表現地讓你覺得你有必要給他們解釋一下你想要表達的東西。事實是,他們只是在試圖貶低你。一個可以自救的準則是“NO JADE”,也就是“不要證明(Justifying),不要爭執(Arguing),不要辯護(Defending),不要解釋(Explaining)”。你不需要去解釋或者辯解你的感受或想法,而且,同自戀者爭執或者替自己辯護只會起到反作用。自戀者只在意獲勝,而非傾聽;在意競爭,而非溝通。
4.不要低估自戀者的不健康行為。自戀者的自利行為和對關注的渴求會耗盡身邊人的能量。隨著時間的推移,自戀者身邊的人會變得倦怠或麻木,以至于無法識別自戀者的不良行為已經到了何種病態的程度。要記住:欺騙、操控和羞辱他人都是不健康且錯誤行為。有時候對于自戀者幼稚或挑釁的行為我們可以選擇不加評價地忽視掉,但是你需要意識到這種行為從精神衛生層面來說是不健康的。
5.不要期待他們會擔起責任。自戀者好居功,好指責他人,卻很少道歉或者承認錯誤,他們自認為高人一等,可以享有特權。除了居功,他們對平等或者自己所做其它的事絲毫沒有興趣。指望自戀者為他們所犯的錯誤承擔后果簡直是浪費時間。如果你想指出他們所犯的錯誤,也并非不可以,你可以說出你不得不說的部分,但如果你期待他們理解你的苦衷或者試圖同他們講道理,那是白費口舌。
6.不要假設你們有相同的價值觀或世界觀。如果你期待自戀者有同理心,或者希望從他那里獲得關注,說實話,你只會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在自戀者眼中,他人都應該對其充滿感激之情,沒有人能與他平起平坐。對他們來說,語言更像是工具或者武器,而不是用來說出真相的。他們對關注的渴求是個永遠無法填滿的無底洞,這源于他們不穩定的自我意識。明白這一點可以讓你不必對自戀者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也可以據此來設置同自戀者的邊界。
7.不要試圖在自戀者的游戲中打敗他們。也許打敗他們是很有誘惑性的,但是請記住:大多數的自戀者窮盡一生來完善其自我擴張。很多自戀者在一周對他人的操控行為超過他人在一年中所做的操控行為。自戀者對于喪失、貶低、暴露、羞辱有著致命的恐懼,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忍受的。因此,他們會竭盡全力地去維護其形象,尋求各種途徑來滿足其自戀,哪怕犧牲掉他人也在所不惜。在口舌之戰中去嘗試去打敗他們,報復他們,或者反之,像一個業余選手面對經驗豐富的職業選手一樣去認同他們的策略,這些方法都不會讓人好受,而且很少有效。最好的方法是制定自己的游戲規則,堅持自己的價值觀。
8.不要認為他們的行為是針對你的。自戀者會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人,尤其是那些親近他們的人,他們很少能免疫自戀者的貶低和操控。如果你以為他們的行為是針對你的,那么你就在你的心里給自戀者留下了特別的位置,這正是他們想要的。被不恰當地對待(mistreatment)的確不好受,但是自戀者會借機抓住每一個經過他們生命的人去折磨一下。這種行為并沒有針對任何人,那就是他們為人處世的方式。
9.不要期待自戀者的同理心或者公平對待。總的來說自戀者無法產生同理心。同理心是建立在認為他人是有價值的、平等的、值得關注和關心的基礎上。你覺得在自戀者會這樣認為嗎?他們的權利感讓他們覺得沒有理由平等待他人或者回報他人。他們的自負讓他們總是覺得他人低人一等、不值得同情。與其期待一個自戀者有同理心,不如試著尊重自己。
10.不要期待自戀者會有所改變。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或者是帶有強烈自戀色彩的人是很少改變的。隨著時間的改變,他們的行為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驅使其不同行為背后的動力一輩子都不會變。自戀者將別人通通視為威脅或者是潛在的被虐者。他們終其一生,都受困于對關注和認可的無盡追求中。期待他們會改變是個陷阱,不如接受他們自戀的事實,并且在他們身邊的時候注意保護自己。
11.不要低估自戀的強大力量。自戀者的自我意識是極度扭曲的。自戀者一生的主題都是尋求無盡地“自戀滿足”:關注、成功、財富、權利、控制、性征服及其它。他們追求“被喂養”,人生除此無大事。這個驅動力如此強大,以致自戀者會在需要時不惜背叛自己最親密的人。這就是你需要對抗的力量。
最后,我們可以對自戀者的內在傷痕和缺陷抱有同情,但是同情不意味著允許他們傷害或利用你。保護自己、關愛自己是你的責任和權利,這不同于自戀,這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資料來源:https://blogs.psychcentral.com/narcissism-decoded/2017/04/11-things-not-to-do-with-narcissists/#at_pco=tst-1.0&at_si=5aaf2653c9587f77&at_ab=per-2&at_pos=0&at_tot=2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lovelo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