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今天的文章題目有點毀三觀,但確實是我昨天陪老爸看《娘心》這個電視后的真實感受,我想電視本身想要把女主塑造成大愛無私,舍己為人,擁有圣母心的非同尋常的偉大形象。可是我只看到她的愚不可及。
? ? ? ? 我是從中間開始看起:女主的婆婆(老爺的小妾)看到老爺對女主(大兒媳)越來越信任,怕全部家產分給大兒子,于是對女主各種迫害,甚至在女主坐月子期間逼女主跳崖,好在被救了回來。老爺要趕走小妾及小妾的二個孩子,女主大發善心,求老爺留下小妾及小妾的孩子。事后小妾不斷沒有感恩戴德,反而綁走女主的女兒,在找女兒的路上,女主的丈夫又被拐走孩子的歹徒刺死。導致老爺一氣之下中風。本來所有的家產都在女主名下,老爺的小妾及她的孩子們已經沒有錢財,也不能再害人,可是女主又把家產一分為二,給了小妾及她的孩子們一半,小妾又拿著錢財買通警察,把女主的親爹關進牢中,百般折磨……
? ? ? ? 看到后面我實在看不下去,這女主哪里是大善,分明是大惡,這一家人的悲劇與其說是小妾造成的,倒不如說是她一直允許的,甚至在小妾無力使壞的情況下創造條件給壞人,看似女主善良至極,一切都為別人考慮,舍己為人,從不考慮個人感受和得失,但卻害的家破人亡。她的行為讓自己全家凄慘無比,壞人卻逍遙法外。
? 那為什么女主明明在行善,可是結果卻是在做惡呢?其實在善與惡之間還有一樣,那就是智慧。有智慧的人能夠知道自己行善的行為帶來的結果是正面還是負面的。真正行善的結果一定是真正意義上幫助到別人。
? ? 你能力范圍之內的付出同時可以幫助到別人,這是行善;能力之內的付出,但無助于對方的成長,往好說是好心幫倒忙,往壞說是偽善;超出你能力的付出,叫愚蠢。女主只知道一味的對別人付出,卻沒有能力去了解人性,她以為她的善良能換來世界的和平。殊不知,世間萬物皆講究一個平衡,在付出與回報方面講究施與受的平衡。當你的付出超出別人的回報能力時,別人心中已經不再是感恩戴德,有的會想要逃離,有的心中會充滿憤怒,他的心中會有一種聲音,我拿什么去回報你?于是他們會做出各種我們無法理解,無法接受的事情來傷害別人。孔子也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 ? ? 日本的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老人,住在湖邊,每年冬天都會有南飛避寒的野鵝在湖中短暫停留覓食,補充體力。可是有一年,寒流突襲,湖面凍結,兩只野鵝無處覓食,老人心生惻隱,每天喂養。
? 第二年,兩只野鵝又回來了,還帶了幾個朋友,老人繼續喂養,一年一年過去了,野鵝越來越多,聰明的野鵝們不再南下避寒,它們靠老人的善良存活。可是老人越來越老,有一年去世了,結果那一年,數百只野鵝因為沒有老人的喂養,活活餓死。
? ? 老人絕對是善良,在他有能力的時候,他能夠給野鵝們庇護,可是因為它的善良,剪斷了野鵝們南飛的翅膀。
每個人都是南飛的野鵝,必須用你有力的翅膀,渡過人生的冬天。你對別人的小善,會把對方留在舒適的泥沼之中,喪失的卻是遠飛的翅膀,真正的善行,培養別人自力更生,找到自己,走上自我發展的道路。
善良有三個層次,最低層:讓自己幸福快樂,不成為社會問題,也不成為別人的問題。第二層:行有余力,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人,能夠幫助別人成長,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快樂。最高層次是只為自己而活,而他人則在你的成就中自然獲益。
大仁不仁,大善不惠。孔子曰:天何言哉?天何言哉?真正的善潤物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