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發消息,微信運動點贊,還有哪些你不能忍的?

今天來閑談下使用微信非常反感的一些現象,或多或少你也有過。(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談談現象


1.群發消息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去年還是前年,群發消息就開始活躍起來,一人帶動,全員活躍,那我先隨便舉幾個平常收到的幾種類型吧。

類型1我今天被清了,你也清清吧。不用回,試試吧,復制我發的信息,找到微信里的設置,通用,群發助手,全選,粘貼復制的信息發送就行,誰的發送失敗了,就是把你拉黑了不發不知道,一發嚇一跳查查看騰出多少內存

類型2微信升級了,不要讓拉黑你的人占用你的空間,你也試試吧……

類型3:天氣涼了,多穿衣服,身體是自己的,別瞎折騰了,本條短信群發,打開微信,設置,通用,群發助手,全選,看看有多少朋友把你刪了,你順便也把她他刪了。

上面三條,最后一條還算好的,如果只看前半段你還覺得發你的人挺善良的呢,知道關心你,就算他是群發我也覺得這人挺不錯的,但是仔細看完,原來他只是想知道你有沒有把他刪了,還在前面發一些修飾的話,沒意思,還不如干脆一點。

這樣的測試消息似乎是階段性的,現在已經比之前要好很多了,但是最近又比較密集,出現這種信息:

又刪了12個人,節約了94M的空間!不要讓拉黑你的人占用你的空間,您也試試吧!復制我的消息,找到微信里的設置,通用,群發助手,全選,復制粘貼消息發送就行,誰的名字變色了,刪掉就行

不管內容怎么變化,目的就是清人,仔細一看,群發還能知道名字有沒有變色,真有這么厲害嗎?

“12個人”,“94M”,一個人相當于8M,照這樣推算,微信600好友,一共4800M,想想都是假的。微信占用的內存大多都是聊天消息、朋友圈緩存等,而且決定占用空間內存多少和好友數量一點關系都沒有

我的看法


1.一般我收到群發信息還算比較淡定的,看完就算了,也不會刪了對方(前提是沒有被頻繁騷擾,發的人關系還行),頂多就是吐槽下,因為我覺得沒時間,刪人太麻煩了。

但我的一些好友就不會了,他們被頻繁騷擾,第一拉黑你第二發朋友圈,首先主要是吐槽,然后讓那些將來有可能給自己群發類似消息的人一個提醒,希望不要再收到類似信息。

2.對于群發消息的人,在我眼里首先他們應該是屬于好奇心挺強的,想知道誰刪了自己,這原因我也理解;其次發這種消息的人,應該缺乏自信和安全感,老是在意誰有沒有刪了你,為此你決定群發信息,發完之后,對于刪除你的,你立馬刪除他們,你覺得這種感受特別爽。

3.對于群發消息的人,你們的做法其實是非常不禮貌的,只是你沒有發現而已。你為了一個特別無聊的游戲,自己一個人玩就算了,還影響了其他人,接二連三的群發,不僅浪費你的時間,還浪費我們的時間。

你覺得這是驗證你好友的好方式,可是我們真心沒時間陪你玩,既然你這么想知道有誰拉黑了你,直接發對發一條信息不就知道了嗎,為什么還連累其他人,還群發這么麻煩。

“不要讓拉黑你的人占用你的空間”這樣的內容算是比較客氣的,更簡單粗暴的是“清‘僵尸粉’,勿回!”。似乎被你清理是理所當然的,既然你這么不相信我,為什么還加我呢?要是你把我刪了,我還感謝你,讓我少了一個這樣的好友。

4.真正的好友不會隨意拉黑你,除非操作失誤;不是真正的好友,拉黑了又何妨?何必這樣盲目去試探?”

一般群發消息的人,都是平常不怎么聯系,或者不是很熟悉的人,如果是我比較好的朋友,我會和他說下次別再發我了,這是自己的意見,如果不怎么熟的,我也瞄一眼就算了,下次你如果還要群發的話,我可能會拉黑你。

5.群發消息給你的人,你可以回去看看和他的聊天記錄,是不是你們倆之間的交流就只有群發的信息,如果是的話,你可以考慮刪了,這種平時和你沒怎么交流,也就群發信息的,難道真的可以算是你的好友嗎?難道沒有感受到,你像是和機器人交流嗎,他也不需要你回復。

2.微信運動點贊


我特別反感就是微信運動上,有些時候我每天走了200步,反正1000步之內,竟然就受到別人的點贊,一次還好,我覺得這是好友之間不一樣的互動方式,但是經常點贊,在我步數很少的情況,我就覺得沒意思了。

我的運動不值得你點贊,你這樣經常點贊的,會讓覺得無厘頭,而你回去看看,每天步數很少還給你點贊的,一般都是同一個人,而且他們往往步數都很高。當然這可能是自己的感受,有些人天生喜歡點贊也理解,而且他們微信運動幾乎是一排贊到底的。

(純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3.朋友圈點贊提醒

很多情況下我們朋友圈點贊是對好友的行為一種鼓勵、贊美,或者只是象征性的點贊,增加互動,這也和人的性格有關,有的人你發每條朋友圈他都會贊,以前我會經常給人點贊,但是現在我怕了。

隨著微信共同好友的增多,很多時候我們點贊了,之后都會有消息提醒,點進朋友圈發現原來都是一起點贊的,而且每個人看朋友圈的時間不一樣,這樣不同時段我們都會收到消息,這其實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干擾。

這其實微信也有一定的原因,沒有點贊免打擾的功能,才會造成這種情況。

所以現在我很少點贊了,或者晚上再點贊,因為應該點贊的人少了,不會太多信息打擾,可有些時候也會忘。


除了“日常清粉”小分隊,“微信運動點贊”外,還有一種讓人不太能接受!“你在不在”型——就是什么話也沒有,直接一個“在”發過去。

可能你覺得很正常,先問別人在不在,在的話就接著詢問問題,但是對方不回你是因為覺得你有問題直接說事,因為對方根本不知道你問的問題是什么,你早上發了一個在,晚上別人才回你,如果你直接發事情,可能效率更加高。

題外話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我們可以快速獲取信息,在享受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給了我們從未有過的煩惱,漸漸地,我們被網絡媒體常年累月推送的信息徹底改變了,甚至控制了,這和十幾年前互聯網進入中國時,人們對信息的開放預估背道而馳。

就拿微信為例,現在每個人似乎不刷幾次朋友圈心里就難受,一個社交軟件已經占據了我們大量的時間。針對朋友圈,說點題外話,隨著我們加的人越來越多,朋友圈已經有信息泛濫的現象,朋友圈就像我們的家一樣,需要我們自己去打掃

再談談我們平時交流遇到的一些問題吧,你認為那些孤傲冷漠,只不過是他們跟你不熟而已;你認為那些人生性多疑,只不過是他們不信任而已;你認為那些人難以相處,只不過是他們不想和你相處而已。

哪些是對我們有用的,哪些是沒有價值的,需要我們自己去選擇,僅僅依靠別人是完全不夠的,你可以選擇不看他們的朋友圈,節省自己的時間。

所以,請別主動給別人加上標簽,對方可能也真的不重視你,甚至連敷衍你的機會也不給,但是你也不要太在意,不要刻意迎合別人。

我轉身向北,偏執于完美的細節

我轉身向右,厭惡于無用的打擾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